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杂志

杂志介绍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杂志是由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主管,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杂志创刊于2015,发行周期为年刊,杂志类别为历史类。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主办单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国际刊号:暂无

  • 国内刊号:暂无

  • 发行周期:年刊

服务流程:

杂志简介

Magazine introduction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创刊以来,本刊坚持“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于2015年创办,面向全国发行的2015类学术期刊。《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学者的喜爱。其宗旨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探索历史与文化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

集刊内容涵盖历史学、哲学、文学、政治学等多学科领域,重点关注与中华历史或传统文化相关的研究。主要栏目包括特稿、启予国学、古史专题、民族文化史、近代史专题、中共党史研究等。此外,还设有书评、学者访谈、名家随笔、史料汇集等特色栏目。作为一本年刊,该杂志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知网收录。其办刊质量和学术水平不断提升,部分论文入选出版社年度十佳图书。集刊还聘请了多位知名专家担任学术顾问,邀请校内外教师参与编委工作,以保证学术品位。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丰富的栏目设置和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杂志已被中国知网全文收录,并入选了多个重要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其中,第七辑还入选了出版社年度十佳图书,部分论文更是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综上所述,该杂志是一本具有深厚学术底蕴和广泛影响力的学术集刊,是广大学者研究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的重要参考。

栏目设置: “大思政课”建设专栏·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大思政课”建设专栏·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笔谈 秦皇岛地域文化专栏 书评等

杂志特色

Magazine introduction

{1}作者如对文章题名、责任者、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需做必要的解释或说明,请在当页用才脚注表示;对于文章特定内容的解释说明,请用“注释”方式置于文后,序号用带“[]”的阿拉伯数字表示,连续编号。

{2}稿件请附中英文对照的标题和摘要。摘要提供的信息应能客观反映论文主要内容,中文摘要字数限定在300字以内。

{3}引言一般勿超过250字。概述本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可列出主要的参考文献),并应明确提出本文目的。

{4}表格命名应有中英文对照,如“表1.……(Table1.……)”,要求设计科学,简洁明了,请尽量使用三线表,表格不用竖线。

{5}文章题名要求简明、具体、新颖,中文题名不得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并有英文翻译。

{6}来稿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出生地、学历、学位、技术职称、简历以及研究课题、单位全称及所属部门、地址、电话、传真、电子信箱及邮编等。

{7}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审稿周期一般为3个月。3个月内未收到刊用意见,作者可自行处理来稿。来稿请发电子版为佳,请勿一稿多投。

{8}基金项目获省、部级以上科学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和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的研究论文,请在篇首页下方以“基金项目”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

{9}本刊要求所引用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0篇,其中应包括一定数量的国外文献和近5年的文献。

{10}作者如对文章题名、责任者、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需做必要的解释或说明,请在当页用才脚注表示;对于文章特定内容的解释说明,请用“注释”方式置于文后,序号用带“[]”的阿拉伯数字表示,连续编号。

常见问题

Magazine introduction

相关期刊

免责声明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邮编:100720。

学术顾问

发表咨询 文秘咨询 加急见刊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