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中国德育杂志

杂志介绍

中国德育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本部级期刊。

中国德育杂志创刊于2006,发行周期为半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中国德育杂志

部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3-3010

  • 国内刊号:11-5338/G4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全年订价:¥460.00

  • 蒙尘的爱:在历史和记忆之间——一位英国青年和六十多个中国孩子的故事

    关键词: 孩子  中国  青年  英国  故事  记忆  历史  栏目编辑  

    栏目编辑吴晓燕他是一位英国青年,却是中国一所学校的校长。他深受学生的爱戴,学生把他的祭日定为一个节日。每到这天,学生们便坐在他的墓前给他唱歌,开展游艺活动。他只有27岁,却受人之托,成为了四个中国孩子的父亲。孩子们爱他,称他是一个“完美的人”,并把他逝世之日作为他们的生日。他是一位乐观而坚守自己信念和理想的人。朋友给他...

  •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一位外交官的成长历程

    关键词: 外交官  成长历程  外交工作  成长过程  兴亡  

    做一名外交官虽然不是我童年的梦想,但现在我非常珍惜和热爱这个职业。自从走上外交官之路,我深刻地感受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分量。今天我就结合我的外交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成长过程以及外交工作中的一些事情。

  • 对话:德育课程改革三十年

    关键词: 学校德育  课程改革  对话  重大历史事件  德育理论  改革开放  教学研究  德育课程  

    2008年第7期至第12期,我们开辟了“学校德育三十年”专栏。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学校德育理论扣实践创新的重要成就、基本经验和教训。在总结栏目开设的总体情况时,我们发现缺少了对“德育课程改革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梳理。于是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德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方面的两位专家删维教授和高德胜教授进行了一次“德育课程改革三十...

  • 哲学释义学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释义

    关键词: 哲学释义学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哲学流派  当代西方  精神现象  普遍性  理解观  

    哲学释义学作为关于“理解”的学说,是当代西方最具弥散性影响的哲学流派之一。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在于其所倡导的独特的本体论理解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普遍性。理解作为一个与人类共存亡的精神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人生每时每刻都卷入理解,人的生活是理解的生活,无论我们是否能够理解理解,理解发生着,而失去理解,人生也...

  • 道德与人之间关系的现代转向

    关键词: 现代转向  以人为本思想  道德哲学  社会秩序  人学思想  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  统治地位  

    以社会为本位的规范性道德哲学一度在我国占有统治地位,其核心观点是:道德作为一种外在于人的规范,其主要功能是规范人,其最终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也就说,道德是以社会而不是以人为本的。但是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人学成为当代哲学的主题,人学以及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精华得以揭示和弘扬,人的本质、人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关系、...

  • 面向身体关照的道德教育

    关键词: 道德教育  身体  历史命运  概念化  压制  

    道德教育应该是有魅力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和冷冰冰的理性”(鲁洁教授语),对人之身体的关照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自尼采以来,身体从被压制、被遮蔽的历史命运中觉醒,道德教育也在压制、否定身体的道德教育和物化、规训的道德教育后,重新审视自我,开始诉求生命的发展与身体的关照。

  • 不同情绪唤醒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

    关键词: 道德判断  唤醒  情绪  认知推理  科尔伯格  个人观念  问题提出  心理需要  

    一、问题提出在道德判断研究领域里,皮亚杰以及科尔伯格等的道德判断认知推理理论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道德判断的认知推理理论过于强调认知推理对于道德判断的影响,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一方面,针对科尔伯格的阶段理论,布雷西提出了道德同一性,他认为,道德同一性在独立人格的成长过程中来自于一种心理需要,使个人...

  • 平实:德育的追求——对浙江省长兴职教中心德育工作的真实感受

    关键词: 德育工作  职教中心  学校文化  感受  省长  浙江  平实  教育中心学校  

    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口号下,德育到底是什么?德育工作到底要怎么做?德育的载体是否就是学校的各种主题活动?除却活动,德育是否还有别的载体?学生独特的人格不能不说是学校文化的缩影,那么这种文化是如何积淀的?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我走进了长兴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答案或许并不单一,但从走进该学校的那一刻起,一连串激人奋进、催...

  • 简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综合探究活动的推进

    关键词: 综合探究活动  人民教育出版社  实验教科书  学习方式  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据此,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在每个学习单元后都设立了“综合探究”栏目。

  • 简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批判思维能力  能力的培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  学生  创新能力  新课程  人文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人文的批判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人文批判的结果和延续,没有人文批判就没有创新。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十大心理偏差及其预防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心理偏差  中小学  预防  学校领导  教育力量  管理工作  科任教师  

    中小学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是联系各科任教师、学生集体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各种教育力量的桥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履行不同的职责、完成诸多的任务,因而,对班主任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心理偏差进行研究和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 优化学生对班主任的第一印象

    关键词: 学生工作  第一印象  班主任  优化  心理诉求  心理惯性  教师  向师性  

    在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中,几乎所有的学生关注最多的便是自己在班主任头脑中能否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是学生渴望教师关注自己的一种心理诉求,是学生“向师性”的突出表现。然而由于受所谓的教师与学生“地位不对等”的心理惯性的影响,有的班主任却很少考虑自己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如何,似乎这对教师的威信和开展学生工作没有多大关系。实...

  • 山区小学生活化德育的实践

    关键词: 生活化德育  山区小学  道德学习  实践  生活德育  学校生活  教育现象  思想意识  

    高德胜先生在《生活德育论》中指出:“生活的过程也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他认为“在‘有道德的生活’中,我们成就的是整体人格,其中有德性,也有思想意识、政治态度、心理素质和法律意识等”。作者从生活德育的视角重新审视了当下的学校生活,“发现有许多教育现象和行为存在道德上的问题,甚至一些道德教育现象和行为本身也不一定道德”。在...

  • 江苏省沛县中小学师生“新·心”教育活动启动

    关键词: 教育活动  中小学  江苏省  师生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沛县  思想教育工作  

    “思想教育工作需要走进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从教师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采取感性的、实践的方式,让师生在他们自己所需要的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唤起他们的自我思考,从而净化心灵,优化他们自己的生命质量。”因此,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

  • 推进农村学校温馨教室建设

    关键词: 教室建设  农村学校  班集体建设  农村中小学  统一规划  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  

    对于多数农村中小学来说,班集体建设长期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围绕着教学质量,教室的环境只是一种摆设,师生关系很难称得上和谐、温馨。崇明是上海市唯一的一个郊县,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现代班集体建设的研究,开创了“星级班集体”建设的实践模式。但近年来由于没有新的内容输入,出现了“高原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

  • 这事儿得问问孩子

    关键词: 孩子  小学高年级  心理成长  当事人  教育  心声  

    从教十多年,几乎都在高年级转悠,我能明显感觉到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身体和心理成长的脱节,性启蒙已经成了小学高年级阶段迫切需要进行的教育。但是我们不能盲动,必须先听取当事人——孩子们的心声。

  • 家和·家政·家兴

    关键词: 家政  团结友爱  大家庭  

    每个班级都有来自不同家庭、个性迥异的孩子,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 教育学生,老师要会“变”

    关键词: 小学一年级学生  教育  老师  成长过程  纠正错误  

    变空洞说教为留白期待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而这时教师如何教育学生很关键。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采取“留白”的方式,让学生三思,自育,自觉纠正错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常有“三乱”现象,即“乱收、乱撕、乱扔”。光靠教师空洞的说教,效果也许不是很好。

  • 做个反弹“魔法师”

    关键词: 法师  教育效果  哗众取宠  作用力  师生  老师  

    什么是反弹“魔法师”?我给出的定义是:能够充分利用师生间的反弹作用力,达到神奇教育效果的老师。起这个名字可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亲身实践证明,这可是一件有趣又有效的法宝呢!

  • 新农村,您好!

    关键词: 新农村  主题班会  邻水县  四川省  初中生  班主任  公寓  寄宿  

    我校地处四川省邻水县,随着西部寄宿公寓工程的推进,我校700名农村娃幸运地成为首批免费住进高规格标准寄宿公寓的初中生。作为班主任,我有责任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因此,我请教了不少艺体老师和擅长主持节目的老师,共同筹划了一台“新农村,您好”主题班会。我给每个学生小组分配了适当的编演任务。

  • 家庭教育中的『性格——身体本位』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知识本位  身体  性格  学校教育  学习知识  知识学习  技能训练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虽有连续性,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上仍然不同。家庭教育并非完全是为了让孩子做好入学的准备,家庭教育有自己的特殊的目的。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孩子学习知识、追求真理,学校最好不要把知识学习的任务转交给孩子的父母。父母可以期望学校能够为孩子提供知识和技能训练,但最好不要指望学校能够训练孩...

  • 夫妻关系和为贵

    关键词: 夫妻关系  和为贵  负面作用  二年级  家庭  四年级  争吵  沉默  

    小学一二年级,家庭总是处于激烈争吵中,到了三四年级时,家庭基本处于破裂状态。这种家庭的纷争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的成长,但它的负面作用也是明显的,让我愈加沉默。我开始更依靠自己,到了现在,我更信赖自己而不是别人,遇到事情总是单独解决(虽然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效率不高且容易犯错)。

  • 后思想时代:用『表演实践』证明自己是人——『行为艺术』与『天问』

    关键词: 行为艺术  天问  证明  实践  表演  人类精神  人的尊严  人类尊严  

    个人没有权力作践人之为人的尊严艺术冒险或者艺术探险,是人类的最高探险行为,因为艺术探险是对人类精神禁区的侵入,也是对人类尊严的挑战或者冒犯。艺术探险比体育探险、地理探险等要艰难得多,因为头脑到不了的地方,双脚肯定到不了。艺术探险是用精神、思想和灵魂和某个神秘打交道,艺术家探险是企图和某个神灵相遇,达到在某个精神世界的...

  • 和谐身心 道德清明——清明节传统道德内涵赏析

    关键词: 中国传统节日  清明节  道德内涵  身心  和谐  赏析  国家与社会  天人合一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清明节是一个典型的融合了多种主题,凝聚了朝野心愿,沟通着阴阳两界,打破了悲喜阻隔,实现着天人合一,兼顾身心,哀乐和鸣,和谐合奏的重要节日。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它不仅是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根本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精神状态的风向标,还是反映政府与百姓、国家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草原之子——记“希望旅程”公益组织创始人塔林夫

    关键词: 公益组织  塔林  创始人  人民大会堂  草原  颁奖典礼  国家领导人  慈善  

    2008年12月,中国最高级别政府慈善奖项——“中华慈善奖”2008年度的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虽为暖冬,但这一天,北京却展露出冬天的本色,寒风吹过整条长安街,再凛洌地将寒意蔓延开来。而人民大会堂内的气氛却是庄重而热烈,并随着各奖项的颁发以及奖项背后感人事迹的讲述,不断升温。在这次颁奖典礼上,塔林夫获得了“全国优秀慈善工作...

  • 接纳孩子的情绪,走进孩子的心灵

    关键词: 孩子  情绪  心灵  全神贯注  任务观  竟然  阅读  

    本来是以一种任务观念来读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思·玛兹丽施合著的《如何说孩子才肯学》一书,可当静下心仔细阅读时竟然爱不释手,扔下手头所有的事情,全神贯注地读完了整本书。

  • 村学里的青涩岁月

    关键词: 乡村学校  平凡  女孩  校园  

    1975年的夏天,我出生在一间乡村学校里低矮的小屋里。学校没有响亮的名字,平凡得几乎让外界忘记了她的存在。我更是平凡世界里的一个平凡的小女孩,然而校园里郁郁葱葱的树木用她四季变换的风景为我讲述着岁月的七彩故事……

  • 教育中的宝塔糖

    关键词: 教育故事  批改作文  直接批评  糖  学生  老师  面子  表扬  

    有这样几则教育故事:故事一:有一位老师批改作文时发现两篇雷同的作文。他想,如果直接批评,说他们谁抄了谁的,学生碍于面子有可能受不了,因为这两位学生都是极爱面子的女生。于是这位老师采用了巧说:“你俩的作文几乎一样,我真不知道该表扬谁。”乍一听,这话没有半点儿批评,甚至还带着些甜味儿。可是,仔细一推敲,包含的却是“我不知...

  • 我们应该留给孩子什么样的财富

    关键词: 私人财富  孩子  慈善事业  巴菲特  投资家  无意义  美国  

    2006年,世界第二富豪、被誉为“股神”的美国著名投资家沃尔·巴菲特宣布,他将捐出370亿美元投向慈善事业,这些财富约占他私人财富的85%。美国《纽约时报》的一位记者问他:“您把大部分财富都捐了出去,您会给您的孩子留下什么呢?”沃尔·巴菲特说:“活着,快乐最重要,亿万财富不会给人能力和成长,反而会消磨你的激情和理想。从一定意义...

  • 致谢信

    关键词: 致谢  杂志社  调查表  读者  朋友  德育  中国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好!2008年12月,我们通过在中国德育杂志社网站、《中国德育》杂志上刊登调查表,以及给部分读者邮寄调查表等方式进行了一次对《中国德育》杂志整体情况的调查,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们热情地响应。这让我们倍感荣幸,也获得了更大的工作动力。在此,我们向所有参与调查的读者朋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和诚挚地敬意!

  •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

    关键词: 青少年价值观  大众文化  教育对策  青少年流行文化  行为方式  德育研究  题意  学校  

    (一)选题意义搭乘媒介快车的大众文化,受到青少年的热烈追捧,不仅成为他们耳熟能详的生活行为方式,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认知、情感、态度和思维。引导青少年全面客观地认识和参与青少年流行文化,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或遏制其消极影响,是学校德育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和领域。

  • 网络文化境遇下我国中小学校道德教育的变革研究

    关键词: 学校道德教育  网络文化  变革  国中  境遇  学生道德  社会发展  学校教育  

    (一)选题意义在厘清网络文化本质特点的前提下,一方面,探索网络文化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机理和规律;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道德的重建以及学校道德教育的完善,推动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立足学校对学生道德教育的优势,从学校教育与网络文化的视角破解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生活实际、网络世界的不适应、不密切等难题,推动学校道德教育走向...

  • “校家同创”德育英才——江西省抚州市实施中小学德育“校家同创”工程纪实

    关键词: 中小学德育工作  德育工程  抚州市  同创  江西省  英才  思想道德水平  精神文明建设  

    2005年下半年以来,抚州市教育局针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社会和家长评价学校重智育、轻德育,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出现滑坡等问题,面向全市中小学校实施了“校家同创”德育工程,创造性地构建了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的育人体系。2006年6月,抚州市教育局会同市委宣传部和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全市...

  • 论休谟的德性效用价值论

    关键词: 效用价值论  德性  休谟  伦理学家  品质  正价值  普遍  自身  

    德性就是一种品质,是指任何事物的特长、用处和功能。德性对于人而言视为品质,而对于物而言可视为性质。在休谟以前,西方伦理学家们一般强调德性之“因其自身的缘故”成为人们所普遍追求的意义,即德性的内在善。但是休谟的观点与此不同,他认为德性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的外在善,即品质对他人或社会的作用。因而他不再把德性之善,仪仪看作“因...

  • 劳动:开启德育回归生活世界之门

    关键词: 共同劳动  生活世界  德育观  回归  道德教育  群体成员  道德体验  共同体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实质上是要回到群体的共同劳动和共同体验之中,它要求德育在理念上从道德刻印转向道德生成,在实践上重视将劳动引入道德教育之中,把劳动作为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切入点和生长点,这是因为劳动是道德生成的逻辑起点,劳动具有凝结群体成员道德体验和实现道德创造的功能。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真正实现,就是树立正确的劳动德育...

  • 超我:他律内化的理想类型——弗洛伊德的道德理论及其意义

    关键词: 道德理论  弗洛伊德  理想类型  内化  他律  超我  道德模式  自身  

    弗洛伊德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的本能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良心是人自身反对自身的斗争,道德的产生意味着人自身的本能等感性力量得不剑发展。良心的存在与维持,依赖于外在的权威力餐的存在。弗洛伊德的超我是他律的内化这一道德模式的理想类型,是对此类道德模式的一种理论建构。

  • 正义与团结——论哈贝马斯的话语伦理学

    关键词: 话语伦理学  哈贝马斯  普遍主义  道德规范  语用规则  有效性  他者  

    哈贝马斯的话语伦理学一方面追求普遍主义的“正义”,恢复道德规范的有效性,同时又给予个体足够的关注。哈贝马斯的正义是包容他者的正义,其自身包含了正义的他者——团结。正义与团结构成了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的双重特性,但这一特性受到了霍内特和后现代学者的质疑。在他们看来,普遍的语用规则不可能真正关涉到主体的真实感受,因而也不可...

  • 从“独白”走向“对话”:杜威研究的历史轨迹——评《走向“对话”——杜威与中国教育》

    关键词: 中国教育  历史轨迹  杜威  世界影响  教育界  思想家  

    在教育界,杜威几乎无人不晓。杜威作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世界很多国家在诸多领域都有人对其思想进行过或正在进行着研究。从1910年国人介绍杜威学说到中国,到今天,中国的“杜威研究”已历经百年的历史。在这期间,中国教育界的“杜威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走了弯路。在历史中,.中国教育界是怎样研究杜威的,为什么这样研究,这...

  • 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

    关键词: 实验小学  武汉市  教职员工  学校设施  网络教育  实验性  教育局  示范性  

    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原名武汉市常青第一小学,创办于2001年,2007年9月更名为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开放性、实验性、示范性的武汉市教育局直属小学,现拥有两个校区,教职员工128名。学生1800余名。学校设施先进。有标本丰富的生命科学馆,有现代化的网络教育,有“树人谷”、游乐园、美术长廊、陶艺长廊、奥数馆、

  • 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

    关键词: 实验小学  武汉市  和谐发展  教育行为  根本宗旨  优质教育  人民满意  高效管理  

    门门是育德的课程,人人是育德的心灵工程师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在武汉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提出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创办常青教育实验区的总体思路下,紧抓机遇,开拓创新,牢固树立一切教育行为为儿童的健康和谐发展服务,最终实现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这一根本宗旨,“以德为先,高效管理,特色发展,诚挚服务,质量创优”,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6号,邮编:10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