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周易文化研究杂志

杂志介绍

周易文化研究杂志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易学文化研究中心主管,北京师范大学易学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周易文化研究杂志创刊于2009,发行周期为年刊,杂志类别为文化类。

周易文化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易学文化研究中心

  •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易学文化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暂无

  • 国内刊号:暂无

  • 发行周期:年刊

  • 对“生生之谓易”的理解及其当代意义

    关键词: 周易  生生之谓易  生态  传统农业  生命产业  

    《周易·系辞传》密切关注生命现象,强调"生生之谓易"。本文从生物角度对"生生"两字的解读是:第一个"生"表述生物的一代(原生命体),第二个"生"表述下一代(新生命体),两代之间通过"潜生命体"(原生命体的死亡)的中介,使生命具有较大适应生态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加延续发展的可能性。"生生之谓易"是扎根于中华大地的具有生态特性的...

  • 《周易》中的言

    关键词: 先秦哲学  言  

    中国先秦时代的思想家认为"言"属人道。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云:"道四术,唯人道为可道也,其三术者,道之而已。"人道即仁义之道。《周易·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知天地之道是常道,人道是非常道。《周...

  • 《易·大象》语言表达方式探微

    关键词: 易传  大象  卦象  解读方式  表达方式  

    《大象》解说卦象,解说方式虽单调统一,但绝不乏味。作者采用自上而下(即先解上卦后解下卦)的解读方式,而后阐发卦象中蕴含的哲理;以阴阳变化的宇宙论统贯全篇;以先王、后、君子连通过去、现在;从政治、经济、军事、法律、道德等方面反映复杂社会关系;语言简洁而蕴含丰富,可谓简而有序、散而不乱。

  • 论《周易》卦象的生成

    关键词: 卦象  阴阳二爻  数字卦  

    《周易》六十四卦,每卦包含有卦爻符号、卦名、卦辞、爻题、爻辞。《周易》的"象"系统一般指卦爻符号(即卦象),每卦由阳爻(—)、阴爻(--)六次组合而成。阴阳二爻由数字卦经过简化和符号化、卦爻画的有序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演变而来。筮占的数目字组合转换成"—""--"的组合后,就使筮数组合的形义分析与推阐成为可能,卦爻画的象征意义...

  • 拟卦再续

    关键词: 周易  拟经  拟卦  

    拟卦作为拟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界对此关注依然欠缺。通过翻检《申报》,计有20个拟卦,其中有2卦已在《周易文化研究》第八辑《拟卦续补》一文中刊载,关于拟经、拟卦等的文化意义也已在该文中说明。今将余下18卦加以整理,略作考释。另有一相近之拟卦,亦附录于此。

  • 《左传》记载《易》学占例经史文学叙事析论

    关键词: 占筮学  叙事学  

    《左传》以历史叙事法式解读《春秋》经,成为先秦叙事文学的典范、史学的权威与文学的杰作。而《周易》中,在筮、数、象与经、传、学的历史发展与传统脉络中,"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其化成天下、穷变通久的思想系统,极富文化研究的价值。因此,本文以《左传》所记载《周易》占断事例,总计19条,先...

  • 战国易学简论

    关键词: 荀子易学  占筮易学  

    战国易学在春秋易学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一方面,《易传》之外,《礼记》《帛书易传》《荀子》等进一步促进了易学的义理化;另一方面,从出土的大量战国卜筮祭祷简和阜阳汉简来看,占筮易学在这一时期不断下移,进一步平民化。

  • 汉代八卦洗(先天八卦图)真伪考辨——兼谈八卦源流问题

    关键词: 汉代八卦洗  先天八卦  真伪  易学源流  重要意义  

    清乾隆十四年编纂《西清古鉴》卷三十三载铸有先天八卦方位图的汉代铜洗不是伪器,先天八卦方位图也非汉以后新刻,该八卦洗可能是宫廷或道教礼仪性用器或属工艺品性质。八卦洗自汉及今约1800年间没有进入学术视野和易学史的原因主要与"独尊儒术"、儒道两家与易学(主要是先天八卦)的不同关系、认识及古代文化专制有关,当代则与学科之间的隔膜...

  • 《焦氏易林》引《易》考索及释法再蠡测——以二爻变、四爻变卦卦例为中心

    关键词: 焦氏易林  周易  偶数爻变  象数机理  

    《焦氏易林》二爻变卦象林辞依傍相应的《周易》爻辞断吉凶,同时注重卦的宗旨和象征义。引《易》的二爻变卦象林辞,以变动爻对应的《周易》两爻合参为主,不同的卦形依傍的变动爻辞、遵循的爻位意义不一样。二爻变卦象爻辞的编撰还会参考之卦的宗旨、象征含义等,灵活而多变。《焦氏易林》四爻变引《易》爻辞的编撰依傍《周易》爻辞,取变动爻位上...

  • 《易纬》历术体系的建构——黄宗羲《易学象数论·乾坤凿度》考辨

    关键词: 易学象数论  易纬  乾坤凿度  乾凿度  世轨说  德运说  

    本文在拙文《〈易纬·乾凿度〉的历法与积年》的基础上,进一步以黄宗羲《易学象数论·乾坤凿度》所记载的《乾凿度》历术数据为主,《稽览图》《通卦验》及他书引用《易纬》的历法资料为辅,辨其篇名《乾坤凿度》应作《乾凿度》,先为本文立论奠基,此其一。辨以《乾凿度历》历元甲子者为非,原典之历元甲寅可信,此其二。考"卦当岁、爻当月"说,立策轨...

  • 《周易参同契》“天文”及其与丹道理论之关涉

    关键词: 天文  丹道修炼理论  

    道教丹道修炼养生理论中,有不少关于天文星斗的内容。被誉为"万古丹经之王"的《周易参同契》对于天文星斗知识的运用非常娴熟,它涉及北辰、北斗、文昌、二十八宿、日月、五星、天河玄沟、诸星等众多天文星象,并以天文众星的功能、其运行的轨则、范度来说明丹道的火符进退之理。通过考察《周易参同契》对天文星斗知识的运用,我们能体味到贯通于...

  • 陆绩对京房易学灾异论的扬弃

    关键词: 陆绩  京房  象数  灾异  扬弃  

    汉末三国时期,两汉思想界的阴阳灾异之风臻于消散,京氏后学陆绩以京房易学灾异论的扬弃者现身。陆绩以《易传》"立象以尽意"的原则为指导,从京房所建构的八宫、卦气、飞伏等象数体例中阐发哲学义理,取代了京房以象数占验灾异的实用目的,从而完成了对京房易学灾异论一定程度的扬弃。为了达成经世致用的目的,陆绩以《周易》的"开物成务"理念取...

  • “大义”与“易理”:《新五代史》书写辨正

    关键词: 欧阳修  大义  易理  

    欧阳修《新五代史》虽祖《春秋》笔法,但在具体书写上与《春秋》有所不同。通过欧阳修对这一不同的"呜呼",可以看到欧阳修并不拘泥于《春秋》之文,而更关注《春秋》之意。欧阳修认为《春秋》之意即"圣人之意",其在阐发《春秋》"圣人之意"时,常常结合《周易》之理进行认识,因而可以得出《新五代史》所体现的《春秋》"大义"受《周易》"易...

  • 论“史事宗”的确立与杨万里为该派易学做出的学术贡献

    关键词: 以史证易  价值  

    《四库全书》总编纂官纪昀博采众家,将《易经》区分出"二派六宗",稍后的《宋元学案》则确立了诚斋一宗。在现当代,各家围绕"以史证易"的学术活动展开了有益的探讨,在阐发与注经问题上进行了分殊。正如乾嘉学派的成因尚无定论一样,"史事宗"一派的成因及对后世的影响也需进一步深入揭示。首先,"史事宗"一派是可以确立的,它不但有自己"以...

  • 大观在上,中正以观天下——朱熹对《观卦》的视域解析

    关键词: 朱熹  视域融合  前理解  中正以观  

    朱熹(1130~1200)在理解与解释《周易·观卦》上,赓续前贤的《易》注成就,形成了新的视角和视域,对我们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与价值。针对《观卦》卦旨,王弼(226~249)指出:"王道之可观者,莫盛乎宗庙。宗庙之可观者,莫盛于盥也。至荐,简略不足复观,故观盥而不观荐也。"此强调王朝盛治,重在对君王的观仰。朱熹主张:"观者,有以示人而为人所仰...

  • 智旭天台宗六即思想与易学思想研究

    关键词: 智旭  六即  六爻  

    《周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易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旋律之一。易道广大,历经千年,长久不衰。《周易》思想兼容并包,在其发展历程中,与儒释道各家思想都有所融合。儒、道是扎根中国本土而生的思想,佛学思想为外来思想,它能在中国立足发展,与其积极主动地与中国本土文化沟通融合密不可分,《周易》便是其中重要的媒介之一。智旭是明末清...

  • 《四库全书总目》“两派六宗”说考辨

    关键词: 两派六宗  经学  易学  

    《四库全书总目》通过易类小序中高度概括的"两派六宗"说,以及易著提要中分散而丰富的具体论述,共同构建了其易学史观,这是其经学理解的重要内容,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经学立场。有鉴于此,只有将"两派六宗"说置于这一认知系统中加以考察,才能准确理解其内涵,解决当前研究中存在的认识分歧;同时也可以发现,经学立场的主观性与易学史存在的...

  • 陈延杰及其《周易程传参正》

    关键词: 陈延杰  民国易学  易学史  易经  

    义理派易学发展繁富多元,独树一帜,而堪为一代义理派易学宗师者,亦不乏其人,然在千百种义理派易学典籍当中,论其影响最广,阅读最众,迄今盛而未衰者,殆推程颐《易传》一书。无怪乎清初大儒顾炎武亦慨叹曰:"昔说《易》者,无虑数千百家,然未见有过于《程传》者。"四库馆臣亦推誉为"言理精粹,自非汉唐诸儒可及"。因此,历宋元明清四代,九百余年...

  • 北京故宫建筑的易学理念(中)

    关键词: 易学理念  阴阳方位  易学象数  中国建筑  北京故宫  中轴线  主轴线  

    中国易学主张贵中、贵正、贵和,中国建筑讲究尊卑分明、内外有别、长幼有序。这些建筑易学的文化理念,在北京故宫即明、清时期的紫禁城建筑中,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解读北京故宫建筑的易学理念及其匾额文化中所蕴含的治国方略,对我国当代建筑的健康发展和古建筑保护意识的升华,乃至中国社会的振兴与发展等方面的古为今用、继往开来,都具有积极的...

  • 易学哲学观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易学  建筑文化  

    易学哲学是通过对《周易》义理的解释和探讨,进而涉及思维方法、价值理想和实践应用的根本问题和一般规律的学问。易学哲学思想依据易学自身的术语、范式、体例而展开,建立在卦爻象的意象观、占筮体例的逻辑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衡的辩证观、保合太和的和谐观、性命生气的生态观、居安思危的人生观等,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思维方法。中...

  • 漫谈易学在当代的运用——以诗歌、小说、影视创作为例

    关键词: 易学  当代运用  

    纪昀有言"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在中国传统社会,易学深入各个层面,与不同流派思想互相碰撞、取鉴,最终形成综合百家而超越百家的品格特征。同时,易学以其兼容并包的特质,与古典文学、艺术、建筑等之间形成源远流长的紧密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成为百姓人伦日用而不知的一门学问。近现代以来,在某些时期易学发展受到一定冲击,但通过此文,可大...

  • 宋人易书考(二)

    关键词: 宋代  易学  易书  文献  

    《易》作为群经之首,在宋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极为重要,宋人对其进行注疏、阐释与发挥的著述文献也大量涌现,远过前代。由于年代久远,宋人《易》书多有残佚,其传世者也不乏错乱、窜伪者。本文拟通过对宋代《易》学文献进行逐人逐书的整体考辨,以廓清相关记载的讹缺。《周易文化研究》第八辑刊载《宋人易书考(一)》,受到读者欢迎,因此第九辑仍...

  • 萧云从年谱(下)

    关键词: 年谱  中国传统文化  人物思想  著名画家  明末清初  生平经历  创作情况  学术研究  

    萧云从(1596~1673),当涂人。他不仅是明末清初著名画家、诗人,同时还是一位重要的易学家,萧云从于60岁之际(1655)撰写《易存》一书。年谱虽然为一人之史,但是通过爬梳整理人物的生平经历、作品创作情况,对于深入探究人物思想及同时代相关专题都有着关键价值。除此之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易学与书画、诗词等历来都有着紧密联系,萧云从兼及书...

  •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易学善本叙录——抄本(三)

    关键词: 图书馆藏  北京大学  叙录  善本  易学  抄本  文化研究  读者  

    《周易文化研究》第三辑、第四辑、第五辑已刊载李雄飞等多位老师整理过的《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日本版本易学善本叙录》《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燕大旧藏易学善本叙录(上)》《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燕大旧藏易学善本叙录(下)》,并于第六辑、第八辑刊载《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易学善本叙录———抄本(一)》《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易学善本叙录———抄本(二)...

  • 得于训诂,失于象数:评高亨先生《周易古经今注》

    关键词: 高亨  易经  

    高亨先生在《周易古经今注》(重订本)中的"自序"表明了高亨先生对"易传""象数"的态度,即"离传释经""不讲象数",这实际上旨在标明自己与传统易学之不同。无论是从他对"离传释经""不讲象数"的解释来看,还是从他对"象数"的研究来看,高亨先生的易学研究其实从未放弃"象数"。他在解释《易经》时之所以强调"不讲象数",仅是因为...

  • 提纲挈领,后出转精——评《中国古代周易诠释史纲要》

    关键词: 诠释  易学  科学  

    《中国古代周易诠释史纲要》是对汤一介先生建构中国经典诠释学志愿的回应。该书有四大特点足以称道。其一,提纲挈领,重点突出;其二,具体深入,后出转精;其三,立足前沿,广征博引;其四,逻辑清晰,科学规范。就现代易学体系的构建而言,《中国古代周易诠释史纲要》,其价值都是不容忽视的。

  •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易类》(六)

    关键词: 易类  经部  读者阅读  文化研究  中华书局  简体字  内容  

    《周易文化研究》第四至第八辑已刊载经过整理的《续修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的部分内容,受到读者欢迎,因此本辑仍刊载该书的部分内容,以续接第八辑。此次整理,以中华书局1993年出版的《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底本,并改为横排简体字,以方便读者阅读使用。一般不出校记,有明显的讹误衍脱之处则一律径改。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龙华大厦,邮编:100029。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