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中华文化论坛杂志

杂志介绍

中华文化论坛杂志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中华文化论坛杂志创刊于1994,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化类。

  • 翻译的悖论属性——“易”与“不易”

    关键词: 悖论性  形式  形意关系  否决机制  制衡体系  

    翻译涉及许多的变量,其机制和过程十分复杂又高度灵活,既遵循不可违反的刚性原则,又要求诸灵活变通的手法,坚守形式又不拘泥形式:形与意相摩相荡,相互制衡。翻译始终处于“易”与“不易”或“变”与“不变”的悖论之中。如何把握形式的刚性条件与灵活变通的柔性手法就成为认识翻译本质的关键。文章以形式为切入点,以实例论证翻译的“易”...

  • 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对比研究—兼谈中国文化“走出去”

    关键词: 中国特色词汇  翻译策略  翻译方法  对比研究  

    中国特色词汇,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中华文化如何能够更好地走向世界,与其特色词汇的翻译策略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以中国日报网编写的《最新汉英特色词汇词典》和英美期刊译词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中外期刊对中国特色词汇采用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异同。研究表明,《中国日报》的翻译策略是以“归化”为主,翻译方法...

  • 中医典籍文化推广瓶颈:强喻性语言的解读与翻译

    关键词: 中医文化  瓶颈  隐喻性  解读与翻译  

    中医典籍向世界推广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之一是翻译,而翻译的关键是这些文献中隐喻性语言的解读。中医典籍语言最大特点是“取象比类”,也就是隐喻性,中医典籍语言中暗设概念隐喻尤其是情感隐喻,而这没有得到阐释者和翻译者的足够重视。因此,本文倡导中医典籍文化要走出去,首先解决中医典籍文本语言的解读之困——较准确理解中医典籍语言里的...

  • 成都扩大对外文化贸易的坝状、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 对外文化贸易  成都  现状对策  

    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增进对外文化传播、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区域开放水平。成都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和结合部,地处国家向西开放前沿,是探索内陆开放新路径的重要依托。与发达地区相比,成都对外文化贸易差距较大,总量规模偏小、结构有待优化、对外文化投资缺乏竞争力、促进政策缺失、高...

  • 岭南音乐文化在印尼的传播及其影响

    关键词: 岭南音乐  印度尼西亚  文化传播  

    岭南音乐文化传入印度尼西亚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古代,岭南音乐主要是由移民来传播,对印尼的皮影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近现代,传播岭南音乐的主体除了移民之外,还有文艺团体和文化人。他们在印尼的活动,推动了岭南音乐的传播,不仅丰富了印尼人民的音乐文化生活,而且加深了两国民间音乐的相互联系,推动了两国音乐文化的发展。

  • 李冰治水神化原因探析

    关键词: 李冰  治水  神化  

    公元前256年,李冰在成都平原修建了世界上使用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建成后泽披万代,成都平原逐步发展为最富盛名的“天府之国”,繁荣至今。都江堰是中国传统的“水利文化”的集大成者,都江堰与李冰治水的故事被后世传颂衍伸出了一系列神话故事。该文结合文献史料和历史背景对治水英雄李冰治水神化...

  • 试论扬雄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 西汉  扬雄  教育思想  

    扬雄,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一代大儒,在文学、语言学、天文学、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教育家的扬雄,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中的“学者,所以修性也”;“学者,所以求为君子也”;“师者,人之模范也”;“学,行之,上也”“学以治之,思以精之”等观念见解独到,对现...

  • 明代杨慎家族的家训文化及其影响

    关键词: 杨慎家族  家训文化  

    杨慎是明代四川的文化名人,他的家族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名门望族。杨氏家族世家文化的形成,深受其家族优良家风家训的影响,杨慎家族的家训文化以勤勉谨慎、廉洁爱民的“四重”、“四足”家训为主要内容。杨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他从小所浸润的优良家风有密切关系,其家族的优秀家训文化同时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以及对中国的家庭教...

  • 论陆西星三教贯通的解庄意旨

    关键词: 陆西星  三教贯通  解庄  意旨  

    作为道士的陆西星,虽然反复强调《庄子》乃《老子》之注疏与竺西之贝典,但实际上,《南华真经副墨》既不是纯粹的“以道解庄”,也不是“以佛解庄”,亦不是‘佛道并释”,而是三教融通意旨的真正践行,并给后来的解庄者在思路与意旨上以不同维度的启发与思考。

  • 论儒家德性化的生态整体观

    关键词: 儒家  德性  生态整体观  

    儒家建构社会秩序是以德性化的“天人合一”视域下进行的,且潜意识地维系着一定时代下的生态秩序。其内涵着在“天人合一”生态整体观下追求人的德性完善和培植人与万物的平等意识,以及探究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的、内在的、平等的和整体性的宇宙生态环境为内容。无疑,儒家生态整体观所蕴含的德性生态意识,能够给予当代共生性存在的、全球化的...

  • 河南麒麟岗汉墓人首龙(蛇)身像的身份新探

    关键词: 麒麟岗汉墓  阴阳主神  人格化图像  地域性文化交汇  

    在河南南阳麒麟岗汉墓的南北大门门楣下出土了一组画像石,其图像形态为人首龙(蛇)身,此文将以其作为主要的图像研究对象,对于其整个图像的形态作以图像学层面的考证,通过对于同类型形态的图像的对比与文献的的引据,确认其形象所属的文化身份属性,即阴阳主神。在此基础之上,去从其地域性与时代性文化语境结构之中,推引出形象形成的具体...

  • 贺寿与大宴——宋代皇帝生辰贺礼论略

    关键词: 宋代  皇帝  贺寿  权威  

    中国古代皇权至上的等级社会中为庆贺皇帝生辰,朝野上下通常举行盛大的贺寿仪式。为皇帝生辰建立圣节并非古而有之,自唐朝开始施行继而逐渐完善,并为历朝所沿袭。宋时,每逢皇帝生辰,除去偶发因素外必要举行盛大的圣节贺寿仪式,包括建道场与行斋会、献祝寿诗文、上寿称贺、举行圣节大宴等,是彰显大国威仪和皇权至高无上的重要举措,因而颇...

  • “雒人”及其南迁路线考

    关键词: 雒人  獠焚  骆越  越南  迁徙  南方丝绸之路  

    蜀王子安阳王南迁事迹及其背后所反映的是古蜀人的南迁。先秦时期,广汉便有雒人居住,后来逐渐向南迁徙,直至越南。雒人南迁线路之上多留有其痕迹,沿途的族群和文化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若对雒人南迁的线路、过程进行历史地理的考察,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蜀越之间通过南方丝绸之路的交往和文化传播。

  • 华夏早期的中原与岭南——以《禹贡》荆州为研究对象

    关键词: 荆州  中原  岭南  

    中原与岭南地区的交流与融合是华夏文明开拓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禹贡》荆州位于九州最南方位,其中心区域大抵位于今鄂湘地区,与华南地区最为接近。根据《禹贡》所言荆州之境以及境内土地、田赋以及物产,结合近年来有关岭南研究所取得的诸多进展,对《禹贡》荆州南界进行考辨,得出荆州南界所达最远处为南岭北部地区,并非《禹贡》所言“...

  • 中国艺术意境与美学精神

    关键词: 意境  道  艺术  美学  

    “意境”是一个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有着极其深远深刻的哲学基础和美学意蕴,中国诗词、中国书画、中国戏曲、中国园林等等无不以境界为上,以意境为美学追求,中国艺术意境创建和开启一种“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时空和自在自得的“无何有之乡”的精神世界。

  • 礼、势、时——话剧《新村正》人物座次探析

    关键词: 座次  尊卑  礼  势  时  

    南开新剧团1918年编演的话剧《新村正》是中国话剧史上一部重要作品,该剧以礼、势、时为原则精准周到地安排了剧冲叭物座次。礼讲尊卑、势分强弱、时有先后,这三个原则不仅让剧中人物起坐有据,有时还使座次选择成为塑造人物性格的手段。这启示话剧从业者在剧本创作及导表演过程中应对人物座次问题予以必要的重视。

  • 东方传统园林体系中建筑与景观的过渡空间研究

    关键词: 过渡空间  东方园林  回游式庭园  

    过渡空间研究的是建筑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在自然崇拜盛行的东方文化中,对建筑与景观的过渡空间的研究变得更为突出。造园者用回廊、亭、门窗、箦子等一系列过渡空间的构成元素,自然地将庭园景观融入建筑环境,过渡空间引导人在建筑之中的视野范围与视线高低,达到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本文通过对以中、目为代表的东方传统园林体系中建筑...

  • 中国当代美术的祛魅:当大众走近美术

    关键词: 中国当代美术  公开展览  大众  视角  祛魅  

    中国当代的美术家和公开展览的组织者都积极地策划展览,发现、扩展美术与社会对接的空间,以达到通过展览将作品公之于大众并亲近于大众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大众走近了美术,他们与美术亲密接触成为美术公众,美术被持续祛魅,大众观看美术的视角由传统社会的仰视变为了平视。

  • 微电影的自我主体建构和“交往”运作

    关键词: 微电影  自我主体建构  交往运作  文化公共性  

    微电影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电影艺术形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它通过举行各种微电影节和微电影赛事等具有自我主体建构的象征性行为及与此相关的“阐释”“命名”,获取自我的身份认同。同时,它以业界与学界专业性人员交往活动的沟通情境,获取结构性社会认可。在这样的自我运作逻辑基础上,微电影以民间表达的话语体系建构了文化...

  • 开拓时代审美新境界—梁时民花鸟画创作的审美追求

    关键词: 美术创作  审美追求  经济全球化进程  审美意识  时代步伐  审美需求  花鸟画家  时代性  

    中国是个开放的国度,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们的审美意识和习惯必然呈现出时代性、多样性征。作为中化文化重要象征的美术创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审美需求。著名工兼写花鸟画家梁时民便是在这条道路上的不懈追求者和至高境界开拓者。

  • “舒写性灵”与毛际可的词创作

    关键词: 毛际可  词  性灵  内涵  特点  

    清初文人毛际可以性灵为批评与创作之准的,其词作情感强烈,或表达对历史、现实的深切思考,或抒发与友朋间的深厚情谊,或对自然景物进行描摹与体悟等。毛际可的词因性灵抒发而匠心独运,艺术特色鲜明,如直抒胸臆、巧妙运用比兴手法、以组词形式传情达意等。毛际可的性灵主张与词创作,一定程度地丰富了清代词学与词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吴芳吉与学侣刘咸炘交游续考

    关键词: 吴芳吉  刘成炘  学术  交游  

    民国巴蜀诗人吴芳吉与学者刘成圻深崇儒术,欲拯横流,居常论学,契合无间,在学术多有交游,包括谈艺论道,相互批评对方的诗文,学术思想上相互激荡,特别是秉承杜甫思想,在治学和创作上主张“察势观风”。且他们风雨一堂,丽泽交资,寻圣绪的目的是躬身践,或尽性内省,平和宽容;或烂熟五经,不乖养正之道;或尊礼祭孔,传播儒学。

  • 论《文心雕龙》文体之“体”

    关键词: 文体  体制  体貌  体要  体性  

    刘勰《文心雕龙》文本有大量关于“体”的论述,他在“文体解散”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自己的文体观念,他的文体思想很丰富。可后人对《文心雕龙》文体之“体”的认识产生了很多混乱,学界对刘勰文体观念的研究还有诸多不足与缺憾。本文通过文本细读,提出了体制、体貌、体要、体性四要素一整体说,并对它们之间紧密而又复杂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梳...

  • 柯尔克孜族史诗《库尔曼别克》与《玛纳斯》的关系研究

    关键词: 柯尔克孜族  英雄史诗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库尔曼别克》是仅次于我国三大史诗之一《玛纳斯》的史诗,流传最广’影响较大。这部史诗目前在我国以活态形式流传的同时通过现代媒体广泛流传,已成当代柯尔克孜族史诗传播中的焦点。《库尔曼别克》与《玛纳斯》作为柯尔克孜族最为代表性的两部英雄史诗无论叙事结构还是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本文以《库尔曼别克》史诗的居...

  • 韩国古典小说《春香传》蕴含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研究

    关键词: 韩国  古典小说  儒释道文化  

    韩国古典小说《春香传》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儒释道文化元素,探究小说《春香传》中蕴含的三纲五常、贞节烈妇、礼义忠孝的儒家思想,因果报应、忍度智慧、平等与悲悯的佛家思想,梦境灵验、福祸相依、信仰神灵的道教思想,从而窥探中国儒释道传统文化对韩国古典文学创作的影响,旨在为学界研究韩国古典文学提供有益的借鉴,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域外...

  • 张载涉蜀作品考述

    关键词: 张载  涉蜀作品  入蜀路线  政治建议  地方风物  

    西晋文学家张载在太康年间创作了三篇与蜀地相关的文学作品,分别是:《叙行赋》《剑阁铭》和《登成都白菟楼诗》。《叙行赋》是张载入蜀途中的所见所感,也是其入蜀路线的反映;《剑阁铭》是其基于剑阁的战略地位对时事政治的建议,其中也隐含了张载的入仕愿望;《登成都白菟楼诗》是张载对西晋成都繁荣富庶生活的再现。

  • 试论《古诗十九首》中的纵欲主义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理性主义  生命意识  

    《古诗十九首》作为创作于东汉末年的一部诗集,其中涉及很多人生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写出了古人内心深处几种深刻的人生感悟类型。其中对及时行乐的生动描写,写得温厚缠绵又酣畅淋漓。这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特殊产物。它是身处末世的底层文人无可奈何的人生选择。这种选择的背后,体现了一种理性主义的人生态度。同时它也表明了文人们对...

  • 新媒体语境下《星星》诗刊发展研究

    关键词: 新媒体语境  文学传播与接受  

    新媒体是影响当下诗歌刊物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不少传统诗歌刊物在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下积极利用新的传播媒介,探讨新的发展方式。当前环境下,诗歌刊物应当注意实现刊物和新媒体的有效互动,结合传统纸刊和新媒体各自的传播优势,明确定位,突出特色,避免同质化、娱乐化倾向,从而实现诗歌刊物和诗歌本身更好的发展。

  • 云舞风摇好时候——读向可亮《白丁诗词》

    关键词: 向可亮诗词  中华美学精神  历史与现实  

    向可亮笔耕不辍,诗作过千。他的诗行建造了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精神世界,在形式上与先贤对视,在内容上与诗人对话,享受到诗的甘露和美的芬芳。正可谓“事往书存,流芳万世”“挥刀裁剪,留在人间”。

  • 移动互联网趋势下传统餐饮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传统餐饮  转型升级  实施路径  

    面对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以及新兴消费群体的兴起,传统餐饮企业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亟需转型升级。本文概述了移动互联环境下传统餐饮业的生存现状,提出转型升级的迫切性。同时结合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分析了传统餐饮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基于此提出创新商业模式、发展餐饮O2O、加强信息化管理和提高人员素质四点转型升级实施路径,以期为我...

  • 雕花木书架

    关键词: 书架  花木  少数民族  

    这是一个类似鞍鞒的木制书架,形状颇为怪异,与我们平常所见书架差异甚远,也许是因为少数民族游牧频繁,书架是为架放于马背上而设计的。

  • 征稿启事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征稿启事  专家学者  文化论坛  学术研讨会  文化研究  编辑部  国内外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论坛》编辑部拟联络海内外致力于中华文化研究的学者专家,于2018年5月中旬召开“中华文化论坛·文化强国学术研讨会”。现面向全国征集稿件,诚邀国内外专家学者踊跃赐稿。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环路西一段155号科研楼A605室,邮编:6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