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杂志介绍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一本CSCD期刊。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创刊于1984,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医学类。

  • 胃底静脉曲张诊断治疗进展

    关键词: 胃底静脉曲张  诊断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门脉高压症  侧枝循环建立  发生率  病理表现  

    胃底静脉曲张(gastric varices,GV)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症导致的胃底部位侧枝循环建立的病理表现。各种病因引起的门脉高压症中,胃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为10%~50%,大多为食管及胃静脉曲张并存,单独发生胃静脉曲张的仅占5%~12%。虽然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低,约10%~36%,但一旦破裂出血发生风险...

  • 组织粘合剂在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中的应用

    关键词: 食管胃静脉曲张  组织粘合剂  内镜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egvb  静脉硬化治疗  门静脉高压  内镜下注射  

    食管胃静脉曲张(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al,EGV)是指由于肝硬化等病变引起的门静脉高压,致使食管和(或)胃壁静脉曲张。EGV患者50%~60%将发生出血,初次出血者病死率高达50%,因此对于可能发生出血的EGV人群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出血及急诊止血。目前对于EGV和EGVB内镜下治疗方法有:内镜...

  • 经皮经肝组织粘合剂栓塞联合内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放射学  介人性  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组织粘合剂(TH胶)栓塞(frrVE)联合内镜下套扎(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合理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3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先行FINE使TH胶栓塞胃冠状静脉主干及胃底贲门周围静脉,1个月后对食管黏膜下曲张静脉行内镜下套扎治疗。结果该组患者TH胶未栓塞食管下段曲张静脉,FINE后静脉曲张缓解,但未完全消失;联合EVL后17例患者静...

  • 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 全国小肠疾病内镜诊断与治疗学术会议通知

  • 内镜黏膜切除术在胃食管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关键词: 胃食管癌前病变  异型增生  内镜黏膜切除术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在胃食管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并就适应证和操作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方法选取内镜黏膜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异型增生的49例患者,对手术前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同时对手术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处理。结果切除病变56处,病变首次完全切除者52处(92.9%),术后病理诊断轻度异型增生7处,中度异型增生加处,重度异型增生...

  • 华东地区ERCP内镜专家沙龙纪要

    关键词: 消化内镜  ercp  华东地区  专家  

    2008年1月26日,“华东地区ERCP内镜专家沙龙”在上海举行,众多国内著名消化内镜专家聚集一堂,对ERCP及相关消化内镜领域在2007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并展望2008年的发展前景。大会由徐肇敏教授、吴云林教授和方道连主任主持。

  • 国际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学术会议

    关键词: 显微内镜  学术会议  共聚焦  激光  国际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  消化内镜  

    国际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学术会议于2008年1月1913在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成功召开。会议邀请了国际著名的消化内镜专家,最早研发和致力于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研究的德国Mainz大学Martin Goetz教授以及在亚洲最早开展这项工作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何克裕(Khek YuHo)教授作学术报告和现场演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李延青教授主持了会议,参加...

  • 微生态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观察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柳氮磺胺吡啶  双歧杆菌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如枯草杆菌和屎肠球菌(美常安),双歧杆菌活菌抵制剂(丽珠肠乐)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片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30例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分为:美常安联合SASP组(A组)10例、丽珠肠乐联合SASP组(B组)10例、SASP组(C组)10例,疗程均为4周。对3组患...

  •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关键词: 食管癌  内窥镜检查  诊断  窄带成像技术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5例患者采用普通胃镜及胃镜NBI检查食管,病灶取病理活检,食管癌及中重度异型增生者进入本研究,比较普通胃镜及胃镜NBI对食管癌及中重度异型增生的诊断价值,分析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NBI表现。结果普通放大胃镜不易观察到食管上皮内血管,NBI观察食管黏膜呈淡青色,放...

  • 雷帕霉素与5-氮脱氧胞苷对小鼠大肠癌的联合抑制及机制

    关键词: 小鼠  结肠癌  雷帕霉素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PM)与5-氮脱氧胞苷(5-aza-dC)对小鼠大肠癌的联合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二甲基肼(DMH)颈后皮下注射20周建立小鼠大肠癌模型。从第16周起给予RPM、5-aza-dC以及RPM+5-aza-dC腹腔注射,共8周;至试验24周处死实验动物,测算肿瘤体积,以HE染色判断肿瘤发生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肿瘤组织mTOR、p70s6K、4E...

  • 更正

  • 胃镜诊断同时性食管胃重复癌15例

    关键词: 食管胃重复癌  同时性重复癌  胃镜诊断  上消化道重复癌  多原发恶性肿瘤  组织来源  同部位  

    上消化道重复癌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发生两个或多个癌灶,是同一部位或不同部位的两种组织来源不同的恶性肿瘤,是临床较少见的多原发恶性肿瘤,发生在6个月内的为同时性重复癌。我院在2003年8月至2006年10月,经胃镜检出上消化道同时性食管胃重复癌15例。

  • 经皮经肝胆道镜液电碎石取石术

    关键词: 液电碎石取石术  经皮经肝胆道镜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  胆总管巨大结石  十二指肠乳头  肝内胆管结石  十二指肠镜  

    胆道结石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绝大多数患者通过十二指肠镜取石成功。但是有消化道梗阻、十二指肠乳头在憩室内、部分胃毕Ⅱ式术后、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巨大结石时,可能行ERCP取石难以成功。近几年来我科共有18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hary drainage,PTBD)、探条扩张、胆道镜下液电碎石取石...

  • 改良鼻胆管口鼻转换方法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口鼻  临床应用  改良  胆源性胰腺炎  内镜下治疗  鼻导管  操作者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drainage,ENBD)是应用广泛的胆道减压引流方法,主要用于胆管梗阻、结石、胆管炎、胆漏、胆源性胰腺炎等的内镜下治疗,此外,也可用于胆道内持续药物灌注或动态胆管造影观察。当鼻胆管放置到位后,退出内镜,引流管首先从口腔引出体外,此时必须通过一口鼻转换过程将其从鼻腔引出。传统的方法是...

  • 38例胃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内镜活检病理分析

    关键词: 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淋巴瘤  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  内镜活检  病理分析  lymphoma  胃肠道淋巴瘤  胃恶性淋巴瘤  

    原发性胃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non-Hodgkin’s lymphoma,PGNHL),占胃肠道淋巴瘤的40%~50%,近几年发病有上升趋势。内镜活检是胃恶性淋巴瘤的早期也是唯一的诊断方法,因此研究其内镜活检病理特征,提高内镜活检的诊断率,对胃淋巴瘤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 内镜下导丝外套管技术在食管支架置入术中的价值分析

    关键词: 食管支架置入术  内镜直视下  套管技术  导丝  价值分析  内镜下支架置入术  金属内支架治疗  贲门癌性狭窄  

    自1983年Frimiberger应用自膨式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狭窄以来,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于严重的食管、贲门癌性狭窄和(或)瘘患者的扩张、支架置入不借助X线监视,内镜直视下要获得引导导丝进入胃腔而非假道的确切判断,仍是临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1998年5月至2006年10月,我科在内镜下支架置入术中,采用导丝外套管技术确认导丝...

  • 奥曲肽、乌司他丁和奥美拉唑联合应用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

    关键词: 术后胰腺炎  ercp  预防  奥美拉唑  乌司他丁  奥曲肽  疾病诊治  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ERCP在肝、胆、胰疾病诊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的发生尤为重要。

  •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肠镜治疗  十二  内镜技术  ercp  est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广泛应用和内镜技术的日臻成熟,使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成为可能。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12月对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48例病例行ERCP、EST联合LC治疗,报道如下。

  • 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内镜特征

    关键词: 腹型过敏性紫癜  内镜特征  消化道黏膜  诊断技术  消化内镜  诊断价值  hsp  特征性  

    随着消化内镜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腹型过敏性紫癜(Henoeh-Sehoenlein purpum,HSP)消化道黏膜的特征性病变逐渐被人们认识。现总结1993年2月至2006年2月间在我院诊治的35例腹型HSP患者临床及内镜资料,探讨内镜在腹型HSP中的诊断价值。

  • 手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术七例

    关键词: 腹腔镜肝切除术  laparoscopic  手助腹腔镜外科  手辅助  surgery  腹腔镜技术  手术安全性  腹部外科  

    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应用于肝脏还比较局限。手助腹腔镜外科(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HALS)作为一种新型腹腔镜手术方法,在保留腹腔镜微创优点的同时,充分发挥传统手术操作灵巧的特点,可降低腹腔镜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自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我科完成7例手助腹腔镜肝切除术,报道如下。

  • 放大胃镜下黏膜染色对早期胃癌诊断的临床观察及研究

    关键词: 胃癌诊断  黏膜染色  早期胃癌  临床观察  胃镜  治疗效果  黏膜下层  egc  

    我国属胃癌高发国家,及时发现和治疗早期胃癌(EGC),对于提高胃癌的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EGC定义为垂直方向的浸润不超过黏膜下层而无论有无转移的胃癌,即EGC=黏膜癌+黏膜下层癌。内镜下EGC可分为隆起型(Ⅰ型)、平坦型(Ⅱ型)、凹陷型(Ⅲ型)。一般EGC直径1~4cm。我科从2005年5月至2007年9月对门诊及住院EGC患者54例进行放大...

  • 缺血性结肠炎内镜特征及与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  危险因素  内镜特征  感染中毒性休克  发病  肠缺血性疾病  临床表现  人口老龄化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各种原因所引起的结肠黏膜供血相对或绝对不足而致的结肠缺血性疾病,易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严重者可致肠坏死、穿孔、腹膜炎及感染中毒性休克。由于本病在临床上较少见,早期不易被发现。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以及近年来对本病的认识逐渐深人,病例报道逐渐增多。笔者回顾...

  • 氩离子凝固术在结肠血管畸形中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 结肠血管畸形  氩离子凝固术  治疗作用  下消化道出血  肠镜检查  老年人  误诊率  临床  

    结肠血管畸形是下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由于出血时起病隐匿、发病急,且病灶较小,治疗困难,故临床漏诊、误诊率较高。我院近2年肠镜检查发现血管畸形13例,并对其中10例进行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现将血管畸形的临床和内镜下特点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钛夹联合息肉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巨大Brunner腺瘤

    关键词: brunner腺瘤  十二指肠  息肉切除术  治疗  钛夹  良性肿瘤  消化道出血  临床症状  

    Brumwr腺瘤是十二指肠少见的良性肿瘤,因一般无临床症状,多在胃镜检查时偶然发现。但当肿瘤长到一定大小时,肿瘤表面糜烂、坏死、甚至溃疡,可引起消化道出血。现报道1例经我院诊治的该病病例情况如下。

  •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一例

    关键词: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  ulcer  临床特点  文献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 solitary rectal ulcer syndrome,SRUS)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正式命名以来,英国及日本文献报道较多,国内仅个别报告。我院收治一例该病患者,回顾其临床特点,并结合复习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 内镜下诊断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溃破入直肠一例

    关键词: 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内镜下诊断  不完全性肠梗阻  溃破  排气排便  胃内容物  呕吐物  间歇性  

    患者男,59岁,因“腹痛腹胀10余天,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周”入院。患者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位于脐周及下腹,呈胀痛样间歇性发作,伴腹胀,时有恶心,偶有呕吐,呕吐物为少量胃内容物。近1周症状加重,且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近3d出现中低度发热,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不完全性肠梗阻”收入院。

  • 内镜下醋酸喷洒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关键词: 消化道疾病  疾病诊断  喷洒  醋酸  内镜  barrett食管  esophagus  鳞柱状上皮  

    内镜下醋酸喷洒最早用于阴道镜诊断宫颈鳞柱状上皮交界处的异型增生性病变。Guelrud等于1998年首先在胃镜下进行醋酸喷洒,以发现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治疗后残存的柱状上皮。此后,醋酸喷洒逐渐用于多种消化道疾病的诊断。现就醋酸喷洒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紫竹林3号,邮编:2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