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中华中医药杂志

杂志介绍

中华中医药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创刊于1986,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医学类。

  • 章太炎论医学训诂及章次公拜太炎为师

    关键词: 医经训诂  章次公  太炎致章次公信  黄帝内经  伤寒论  

    太炎先生极为重视医经训诂,谨举数例说明之。太炎称《伤寒论》之'几几'为牵绊而不灵活之意,则其读音当为'jinjin',读为'shushu'大误。太炎称国内医家疏于训诂,而日本医家重视训诂。章次公与太炎为同宗本家,次公当时已是著名医家,拜太炎为师学医,颇受同人批评讥刺。次公立志坚定,撰文申述己意,对章太炎评价甚高。这是民国期间中医拜师一则嘉话,时...

  • 中医病证关系的基础研究现状及引入中医体质维度的必要性

    关键词: 疾病  中医证候  病证关系  中医体质  

    目前,病证关系基础研究主要采用疾病模式,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动物模型等,揭示疾病背景下证候差异的生物学基础、证候的动态演变规律以及证候对疾病发展、转归的影响,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证候差异研究因受疾病因素的影响,不足以揭示机体个体差异的本质,脱离体质研究个体差异有失偏颇;证候模型难以兼顾动态性和个体差异性两个方面,兼顾...

  • 基于整体、动态、个性化的中医疗效评价框架的构建

    关键词: 整体  动态  个性化  中医  疗效评价  

    疗效是中医发展的源动力,建立国际公认、科学且系统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体系,是中医药自身发展并与国际接轨的迫切需求。中医药治疗疾病干预过程的复杂性、干预治疗手段的多样化和干预目的多维度,中医治疗手段的复杂化使疗效评价方案难以统一实现。文章针对中医疗效评价发展现状存在的瓶颈,提出了遵循中医整体思维的基于整体健康状态动态、个...

  • 探讨证本质研究在完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的意义

    关键词: 辨证论治体系  证本质  方证关系  病证结合  系统生物学  

    随着证素、微观辨证、病证结合等新的辨证手段的提出,使得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但是,面对全球化的背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实现现代化、走向世界,仍然是一个重大的挑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证'的生物学基础不清。因此,笔者通过详述系统生物学和'方证'关系在中医证本质研究中的意义,深入地探讨了中医证本质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能...

  • 中医症状规范化研究现状的思考

    关键词: 中医症状  规范化  现状  思路  述评  

    文章分析了中医症状规范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思路。中医症状的规范化是中医药学制定行业标准、学科规范、建立我国医学科技基本条件平台的基础性工作。这对于中医药知识的传播,国内外医药交流,学科与行业间的沟通,中医药科技成果的推广使用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中医药书刊和教材的编辑出版,特别是对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都具...

  • 中医传统思维发展之“伤寒论”“内伤学说”到“外损致虚”的认识推进

    关键词: 伤寒论  内伤学说  外损致虚  思维方法  

    东汉时期,张仲景在继承发扬古医经家医学理论的基础上,以外感伤寒病为研究对象与实践基础,撰写《伤寒论》,后世将其奉为'方书之祖',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充实发展,渐成'治病之宗本';至于金元,李东垣由'此百万人岂俱感风寒外伤者'的思考,创立'内伤学说';清代吴澄羽翼东垣,提出'外损致虚'说,强调外感类内伤的虚损辨治法。这3次理论的突破和丰富伴随着...

  • 中药安慰剂质量评价思考

    关键词: 临床试验  中药安慰剂  质量评价  有效成分评价  外观评价  

    为探讨中药安慰剂质量的评价方法,检索近10年发表的中药安慰剂制备及质量评价相关文献,对目前安慰剂制备和质量评价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思考。质量评价方法有内在指标成分测定和外观评价(人工打分法和电子仿生测评法)等,但尚无统一标准,多数研究报告内容不详。因此,制定科学、规范的质量评价标准,从中药安慰剂质量评价的客观...

  • 浅谈中医学思想与“精准医学”理念的相通之处

    关键词: 精准医学  中医学  切合点  辨证论治  三因制宜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体质学说  

    随着基因组、蛋白质组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开始向'精准医学'时代迈进,将极大推动医疗水平的发展。但精准医学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实际困难与严峻的挑战。而中医学的辨病、辨证、辨症三级诊疗模式,三因制宜,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以及治未病思想和体质学说等思想与现代'精准医学'理念有着诸多相通之处,应该充分发挥中医学的优势,结合现代...

  • 关于中医疗效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 中医药  疗效评价  病证结合  评价指标  评价体系  

    中医药疗效评价的主要指标有症状、证候、生物学指标及生活质量、生存期等。基于患者生活质量、生存期的疗效评价研究,既符合中医药的诊疗特点,研究结论又较易被国际医学界认可。在病证结合的模式下,在不干预中医药个体化诊疗的前提下,以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期等指标作为中医药疗效评价的主要指标,应是构建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的重要导向。

  • 基于“和”哲学的中医“和”思维探究

    关键词: 和  中国古代哲学  中医诊疗思维  

    和,作为中国多元思想文化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概念,是承载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精髓的核心理念,其哲学思想渗透在中华文化及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医学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之衣钵,确立了独特的自然观、生命观、疾病观与治疗观,建立起以'和'为治疗理念的医学体系。这一渗透着朴素哲学观并极具先进性的中医诊疗...

  • 从研究方法的运用看中医体质学科发展

    关键词: 科研方法  中医体质学  学科发展  

    中医体质学从提出开始,直到发展为成熟的学科,经过了大约35年的历程。其发展过程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以文献学研究为主的中医体质理论体系构建阶段;以现代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为主的体质分型实证和标准化研究阶段;体质分类辨识推广应用及以生物物理学和信息技术等综合方法为主的健康辨识研究阶段。在每个阶段,学术发展方向不同,对研究方...

  • 从伏邪论治艾滋病理论探讨

    关键词: 伏邪理论  论治  艾滋病  探讨  

    艾滋病作为一种新发传染病,中医学对该病没有明确的记载,根据其临床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3期发病特点多归属为中医'伏气温病'范畴。中医伏邪理论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相关论述,历代医家对伏邪理论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为从伏邪论治艾滋病提供了理论指导。艾滋病毒邪潜伏于人体,不断耗伤人体元气,造成多脏腑气血阴阳进行性损伤,导...

  • 从火热辨识鼻鼽

    关键词: 火热  邪气  鼻鼽  发病  

    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皆可致病,现代多从风寒、寒饮等角度论治鼻鼽,但对于火热导致鼻鼽论述较少。鼻鼽有阴寒之证,亦有火热之证,不当偏执一面。病邪在致病过程中不断发生转化,临床辨证应当详求病机,有此症状当探求机制,无彼症状亦当明了其原因。火热为主的鼻鼽与寒性鼻鼽临床表现可有诸多相似之处,然致病之本不同,施治则因之而异。文章从阴以阳为主,...

  • 李东垣“阴火”理论探析

    关键词: 脾胃论  阴火  机制  李东垣  元气  

    李东垣创立脾胃学说,为内伤发热证治提供了'甘温除大热'的新途径。然而,李东垣在其脾胃学说中引入了'阴火'一说,病机阐述又不甚明确,致后世争论颇多。笔者通过研究,认为阴火乃脾肺气虚,气机失常,脾不能升清阳,肺不能敛元气,阳气由阳分入阴所致。阳气在阴分为阴火,在阳分为元气,而人体阳气总量是一定的,故阴火与元气势必此消彼长而不两立。阴火产...

  • 论盐与五脏相关性

    关键词: 盐  五脏  相关性  肾  

    文章探讨盐与五脏的相关性。盐味咸、性寒、入肾。摄盐适度,因肾为水脏,咸为水化,同气相求,故可滋肾水;因肾中蕴育元阴元阳,盐养肾以生肝血、降心火、化脾气、安肺金。摄盐过度,因咸味涌泄,损伤肾精,故可导致肾水泛滥;因肾为先天之本,与心、肝、脾、肺相关联,过食咸盐,伤及肾水而引动肝火、抑制心气、损伤脾阳、耗损肺气。由此可知,盐与心、肝、...

  • 涩脉形态特点剖析

    关键词: 涩脉  形态特点  单一脉  客观化研究  

    涩脉是临床常见的病理性脉象,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由于涩脉应指感觉复杂,传统中医关于涩脉的认识多为'取象比类'的主观描述,关于其特点的认知存在争议,难以确切的体会和把握,造成了其认知困难。文章通过对历代医家关于涩脉的论述进行梳理,结合现代脉诊关于涩脉客观化的研究成果,探析涩脉的形态特点以及存在争议的地方,并对涩脉的形成机制进...

  • 论《黄帝内经》“心主血脉”理论对冠心病诊治的启发

    关键词: 心  心主血脉  冠心病  黄帝内经  

    通过对《黄帝内经》心主血脉的解读,结合现代医学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概括和阐释冠心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结果发现,冠心病相当于《黄帝内经》中的'厥心痛''真心痛'。根据'心主血脉'理论,对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心脉痹阻,其中医证型可分为心阳虚、心气滞、心气虚、心阴虚、寒克心脉、热邪扰心、他脏传病几大类,治疗大法主要有温阳法...

  • 《类证治裁》木郁论治浅析

    关键词: 类证治裁  林佩琴  木郁  证治方药  

    《类证治裁》为清代医家林佩琴所著,书中虽未对木郁证作专篇论述,但其对木郁之见解在'郁症论治''肝气肝火肝风论治'篇中有着充分体现。从运气学说出发,林佩琴认为按五行相因之理,木郁应为其它郁证之先导,可传变发展为五郁;从病机演变规律来看,木郁日久可生'化火、化风'之变,涉及临床多种病证;在遣方用药方面,林佩琴善用古方,灵活化裁,主张'用药...

  • 基于《伤寒论》阳明探讨脑肠相关与中医通下的关系

    关键词: 伤寒论  阳明病  脑肠相关  通下  

    《伤寒论》中阳明病篇多次提到胃肠壅滞(燥屎、瘀血)者伴有神志方面的表现,因此,在治疗时多采用通下肠腑的治法,使神机明,气化立,达到冲气以为和的状态。而现代研究也发现,人体存在'第二大脑'——肠脑,中枢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之间依靠脑肠肽等建立起某种联系,这与传统中医理论不谋而合,值得进一步阐述和发掘。文章将从'阳明'的概念、所属脏腑...

  • 《黄帝内经》神志理论论要

    关键词: 神  魂  魄  情志  人格  体质  心身医学  神志理论  黄帝内经  

    文章阐述了'精气-阴阳-五行'是中医神志理论方法学基础;五脏藏神、情志、人格体质等构成《黄帝内经》神志理论主要内核;对神、魂、魄、意、志(智)等内涵、进化及其功能活动深入解读;强调发展七情五志理论,补充'郁'和'急'等情志元素;阐发五脏与神志关系及精、气、神相互关系为神志活动的生理基础;分析情志过极导致气血逆乱、邪阻内扰、精气耗伤、...

  • 浅析《老老恒言》衣养观

    关键词: 穿衣养生  老老恒言  健康问题  

    现代社会'衣'的作用不仅只局限于遮羞保温,通过'衣'还能彰显个人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社会职业,又可以展现出每个人独有的志趣、爱好和个性。'衣'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养生保健,但是这一点却容易被忽视。文章通过对《老老恒言》书中关于穿衣养生的学术思想进行整理,并结合现代人的穿衣与健康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人们提供一些穿衣养生的方法,...

  • 基于术数阴阳及气论阴阳探讨阴升阳降的科学性

    关键词: 阴升阳降  术数  气论  科学性  

    阴阳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最核心的概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因天人相应,所以人体内的清阳之气轻升而在上,浊阴之气重降而在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这些理论告诉我们:阳主升发而在上,阴主沉降而在下,这是阴阳的本性...

  • 李约瑟难题的文化解析——兼论中医是否属于科学

    关键词: 李约瑟难题  科学  道学  中医  

    通过对科学的孕育过程及形成机制分析发现,科学是西方的传统,西方科学是科学的典型形态,即以理论为牵引,技术则是水到渠成的结果。道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科学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支。中国传统文化也以理论建构为首务,而且博大精深,但表现在道学而非科学上。中国古代科学是自发性而非自觉性的,基本停留在技术层面,在理论上少有建树。中医...

  • 中药薤白基源植物的历史变迁

    关键词: 薤白  小根蒜  藠头  本草考证  基源  

    为梳理薤白本草,探索历代本草所用中药薤白的基源。文章通过对小根蒜与藠头野外资源调查与物候观察,利用其生物学习性结合本草文献、市场调查进行分析。发现,小根蒜与藠头在物候与分布区等习性上均存在较大差异,我国历代所用薤白基源主要是小根蒜,到了清代随着藠头栽培的增加而逐渐药用兴起。藠头栽培的兴起使其市场薤白的来源越来越偏重藠头,应...

  • 刍议古代中医对“霾”的认识

    关键词: 中医  霾  阴霾  雾霾  尘霾  空气污染  

    '霾'虽为古字,但在中医古籍文献中出现较晚,最早出现在宋代寇宗奭编著《本草衍义》医籍中,描述了风霾翳目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霾属六淫邪气之湿邪,多出现于秋冬。其形成与中国的地理环境有关。其致病特点为夹风、夹湿、夹尘。当属《黄帝内经》'埃雾'和'霿雾'致病的范畴。清代张隐庵明确提出霾致病的机制。《医学衷中参西录》载有理饮汤治疗阴...

  • 从先秦人文思想论“脾为谏议之官”

    关键词: 脾  谏议之官  人文思想  生理功能  先秦时期  

    《黄帝内经》的补遗篇中将脾比作'谏议之官'蕴含了一定的人文思想因素,为了全面理解前人对'脾为谏议之官'的诠释,文章将回归至先秦时期,通过认识先秦时期'脾为谏议之官'的文字内涵、社会官制等级制度以及儒家和道家思想,研习'脾为谏议之官'相关的著作与文献,来分析先秦人文思想与'脾为谏议之官'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先秦人文思想是'脾为谏议之...

  • 从癌邪理论探讨恶性肿瘤病因病机

    关键词: 癌邪  恶性肿瘤  中医学  病因  病机  

    癌邪在正气不足及长期不良因素刺激下,由精气异常分化恶变而成,是癌症发生发展的独立因素。癌邪生长形成肿块,并伴随气滞血瘀痰湿热等病理状态。癌邪具有不断增殖、耗伤营养、流窜生长、阻碍气机、破坏脏腑经络等恶劣行为。消灭癌邪是治疗癌症的根本,需要筛选有效抗癌中药,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

  • 论阴阳、中和与中医学的关系

    关键词: 阴阳  中和  中医  关系  阴阳育中和  中和调阴阳  阴阳致中和  

    '阴阳'与'中和'均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哲学思想,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影响着国人对事物与世界的认知,对中医学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围绕'阴阳''中和'与中医学基本理论展开,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阴阳育中和'对中医学生命观具有奠基性的影响,'中和调阴阳'是中医学的基本诊疗思路,'阴阳致中和'是中医学追求的健康目标和状态,并辅以图表...

  • 中医燥热体质分型标准和应用建议

    关键词: 中医体质分类  燥热质  判断标准  运用方法  

    临床发现9种中医体质分类法,分别是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在本地区运用存在局限性。根据中医体质分型的依据和量表构成的格式,结合临床实践和前期16292例体检者中医体质调查统计结果验证中医燥热质分型标准和量表,并介绍燥热质量表应用和燥热质健康调养方法。通过中医异法方宜论论述燥热质的...

  • 脾虚致痹探讨

    关键词: 脾虚  痹证  尪痹  骨痹  燥痹  大偻  

    痹证发生与体质的盛衰以及气候条件、生活环境有关。其发病原因与正虚、邪侵有关,而脾虚在痹证的发病、发展、演变过程中占重要作用。脾虚是痹证的重要病机之一:脾胃虚弱,湿浊内生;气血不足,营卫失调;痰瘀互结,脉络阻滞。尪痹、骨痹、燥痹、大偻等痹证的中医证候与脾虚证候关系密切,痹证动物模型特征亦呈现脾虚的特点。因此,脾虚是痹证发生、发...

  • 胎息与中医养生

    关键词: 养生  中医  胎息  服气  行气  

    胎息是古代中医养生方术之一,是指达到鼻口呼吸停止,如婴儿在母胎中时的呼吸状态。实现胎息的主要方法是行气和服气。行气是对自身呼吸和内气运行的调控,服气是将各种不同的'气'作为维持人体生命的一种食物来'服食'。二者虽有不同,但很难划清界线。早期的胎息实践以闭气法为主,后来逐渐以调息法逐渐取代了闭气法。胎息的本质与要诀是形神合一、...

  • 基于运气学说探讨丁酉年肝纤维化的综合防治规律

    关键词: 运气学说  肝纤维化  丁酉年  中医综合防治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中医药干预在促进肝纤维化与一定程度的肝硬化逆转方面具有较好的综合疗效。运气学说是中医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是古人用以推测气候变化、预测疾病盛衰、指导疾病诊疗调护的重要医学遗产,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它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治疗及养生调护都有着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运气学说进行...

  • 左归丸含药血清对高糖负荷ICR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关键词: 糖尿病  早期胚胎  左归丸  体外培养  

  • 新疆六地区HIV/AIDS患者舌象特征调查分析

    关键词: 舌象  新疆  

    目的:描述新疆6个艾滋病高发区HIV/AIDS患者舌象的差异。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调查伊犁、乌鲁木齐、吐鲁番、喀什、库车、库尔勒6个地区HIV/AIDS患者舌象,分析其特点,比较六地区舌象差异。结果:新疆地区HIV/AIDS患者舌象以舌胖大边有齿痕,舌淡红,苔薄白为主。喀什、库尔勒地区较其他地方红绛舌、厚腻苔、瘦薄舌偏多。结论:提示在新疆...

  • 中医肺病领域临床实践指南的质量评价

    关键词: 中医肺病  临床实践指南  方法学质量评价  循证医学  

    目的:对中医肺病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质量评价,通过分析该领域临床实践指南现状,为循证研发临床实践指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和万方数据库和中国临床指南文库,同时追查参考文献或应用已获取指南更新前的版本。截止时间为2016年2月。使用AGREEⅡ对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并通过组内相关系数对评价者间总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最终纳入33...

  • 不孕症临床研究数据与安全监察委员会的成立与运行

    关键词: 数据与安全监察委员会  临床研究  偏离与违反  不良事件  不孕症  

    临床研究中数据与安全监察委员会的设立在于保护受试者的安全与收益,即有效性和安全性。文章针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临床基地一项大型不孕症临床研究中数据与安全监察委员会的成立、人员组成、运行和具体职能进行论述。详细阐述其批准研究方案优化与实施、督促伦理动态审查、推进研究进度、严格把控入组标准、审定偏离与违反界定...

  • 基于证素辨识原理的证型名称及内涵规范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 证素  证型名称  规范  辨证  证素辨识原理  

    目的:运用证素辨识原理进行证型名称及内涵规范。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专家咨询,运用数据处理技术,将不同辨证体系下具有相同内涵(证素相同)的证型名称进行统一。结果:对来源95国标(GB/T15657-1995)、97国标(GB/T16751.2-1997)、《证素辨证学》常见证型数据统一规范。结论:基于证素辨识原理,可以实现常见证型名称规范与内涵统一,但一些特殊的辨证...

  • 阴阳五行学说与体温调控理论

    关键词: 血液循环系统  毛细泵回路  阴阳五行  学说  脾脏  体温调控理论  

    阴阳五行学说的论述内容类似于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而SPAC的工质循环机制和系统构成类似于应用于航天热控领域的毛细泵回路(CPL)。参照SPAC、CPL原理,笔者认为,中医的'气血、阴阳、五脏'理论将血液循环系统看作为由器官通过主血管连接构成的CPL系统,其负责维持人体温度恒定,且脾脏是其关键控温器官。

  • 不同证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表型及影像学表现特点分析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证候  临床表型  影像学表现  中医药  聚类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证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表型、影像学表现的特点。方法:收集180例COPD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病程、体质量指数(BMI)、吸烟指数、急性加重频率、合并症、呼吸困难程度(mMRC评分)、COPD评估测试(CAT)、肺功能、影像学表现等资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聚类分析后可将180例患者分为5类:气虚血瘀、痰热郁肺证(Ⅰ),阴虚血瘀、热...

  • 亚健康阳虚体质人群躯干功能区红外热图特征初探

    关键词: 亚健康  阳虚  红外热图  躯干功能区  体质  

    目的:探讨亚健康阳虚体质人群躯干功能区红外热图典型特征。方法:将94例研究对象分为健康平和质组30例、亚健康阳虚质组34例和亚健康阴虚质组30例,采用DH-2010-B型短焦距非制冷远红外热像仪和IRM View热图分析系统采集并分析热图。结果:阳虚质三焦温度呈'倒金字塔'分布,具有'上热下寒'特征,热图表现为胃脘温度低,腹部呈'水池样'改变,局部有一个...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