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浙江社会科学杂志

杂志介绍

浙江社会科学杂志是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杂志创刊于1985,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 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涵义的阐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内涵  外延辨析  

    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学术界有诸多不同的理解,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文章对学术界的某些观点作了辨析,指出不能把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等同为“历史唯物主义无神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概念的外延不包括党和政府的具体宗教政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不等于马克思主义宗教学。

  • 重建解放性的规范内涵:霍耐特解读马克思

    关键词: 霍耐特  马克思  规范内涵  

    本文主要分析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核心人物霍耐特对马克思理论的解读,这种解读建立在霍耐特哲学人类学的基础之上,并试图重建马克思社会劳动和斗争概念中解放性规范内涵。对于这种解读我们既要看到霍耐特所处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社会背景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背景,又要立足于我们的现实国情加以甄别,不能盲目跟风,这样我们才能要好她借...

  • 内部交易与价格操纵

    关键词: 价格操纵  噪声交易  行为偏差  市场深度  

    本文将噪声交易与行为金融的理论放到一个模型中来讨论。在Kyle(1985)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假设噪声交易者对资产需求的波动性与上一期资产价格正相关。通过模型推导,发现具有私人信息的内部交易者可以推高资产价格,使噪声交易者的需求波动增大,从而增加市场的深度。于是内部交易者可以在深度更深的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利润,弥补在推高资产价格...

  • 就业机会成本对城镇地区已婚妇女择业行为的影响分析

    关键词: 就业选择就业机会成本  配偶效应  补偿性工资差别假说  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本文基于补偿性工资差别假说,对影响城镇地区已婚妇女就业选择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计量结果表明,城镇地区已婚妇女的就业决策不仅取决于其保留工资率和市场工资率的相对大小,还受由就业类型本身所具的工作特性所引起的就业机会成本大小的影响;补偿性工资差别假说在非公有制部门中有较好的拟合性,对公有制部门则缺乏解释力。计量结果还发...

  • 关于劳动所得比重下降和资本所得比重上升的研究

    关键词: 劳动所得  资本所得  国民经济分配  

    我国当前存在着劳动所得占GDP比重下降,资本所得占GDP比重上升的问题,且这一趋势今后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优化劳动与资本分配关系,是当前事关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

  • 浙江经济发展阶段及转轨发展的战略思路研究

    关键词: 发展阶段  倒u型曲线  转轨发展  

    本文结合国际国内发展经验和趋势分析了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剖析了未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和核心问题,提出了未来浙江经济社会转轨发展的战略思路。

  • 论“浙商”从边缘到主流——基于“世界之中国”的视角

    关键词: 世界之中国  边缘之浙商  主流之浙商  

    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式和大规模地开启了“世界之中国”的经济之旅,“浙商”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代表和一个商人群体,存在和需要经历一种从边缘到主流的发展。“浙商”起始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影响和现代经济文化的边缘,而目标是成为“世界之中国”的主流商业群体。“浙商”的“个众”人文特性既依存又丰富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促使“世...

  • 制度变迁中的“浙商”转型:从战术企业家到战略企业家

    关键词: 转型  战术企业家  战略企业家  

    基于企业家是制度变迁的承载者和推进者的认识,以“浙商”概念的学术性界定为逻辑起点,从战略企业家能力角度切入,结合浙江经济体制变迁的特性,研究作为企业家的“浙商”从战术企业家向战略企业家转型的约束、路径和保证。战略企业家能力是指企业家的制度能力和战略能力。战术企业家是绝大多数作为企业家的“浙商”的成长起点。“浙商”要从...

  • “浙商”从个人偏好到组织公正的转型

    关键词: 个人偏好组织公正  转型  

    随着经营环境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增强,“浙商”发展面临着从个人偏好向组织公正转型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浙商”经营环境,描述了“浙商”组织公正建设对企业内部信任建立、人员管理效能提高、劳资关系和谐等的意义,认为组织公正建设是“浙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最后,通过对组织公正内涵的分析,提出分配公正、程序公正和互动公正为“...

  • 隐私权内容探讨

    关键词: 隐私权  私生活秘密权  私生活空间权  

    隐私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格权。作者认为,隐私权包括私人生活秘密、私生活空间以及私生活的安宁状态等内容,作者结合隐私权的发展,将隐私权的上述内容在文中做了具体探讨,并在文中对隐私权的限制、义务人所承担的相关保密义务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解构与重构——探求“法人财产权”理论的当代出路

    关键词: 法人财产权  所有权  解构  建构  

    从表面上看,我国传统法人财产权理论在当代面临的生存危机,是由于无法在微观与逻辑层面有效回应该理论解构学派的挑战使然。但解构学派所依据的法人制度体系中立、法人财产权局限于外部交易功能、财产权分析结构限于微观层面的种种技术性前提,本身也存在对法人制度史的误读。纠正有关误读,正是传统法人财产权理论的出路所在:对于法人,并未...

  • 中世纪商人法初探:其范畴、渊源与法律特征

    关键词: 商人法  习惯  自治  

    中世纪商人法是中世纪法律渊源的重要一支。商人法既是欧洲中世纪中晚期商业力量壮大以后逐渐系统、成熟的法律体系,也是古代商法、罗马法的继受法。它成型于商人阶层共同体的形成以及相关商业惯习、规则的累积,同时也是当时各封建领地执政予以系统化的历史结果。商人法体现了其自身特有的法律特征,即它的习惯性、自治性和通行的跨地域法的特...

  • 英国民商事管辖权制度的主要特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英国  民商事管辖权  法域  判例  中止诉讼  禁诉命令  

    英国是个多法域国家,各法域有独立的管辖权规则;英格兰存在两套独立的、差别颇大的民商事管辖权制度;除成文法外,英格兰还存在大量有关确定民商事管辖权的判例;英格兰普通法民商事管辖权具有过分性,英格兰法院的普通法管辖权取决于传票的送达,而传票的送达可基于被告在管辖区内的出现。在“惯常居所地”管辖、保护性管辖、协议管辖、专属...

  • 国际私法上的“冲突正义”和“实质正义”

    关键词: 冲突正义  实质正义  管辖权选择规则  结果选择规则  

    古典的乃至近代的国际私法,都还只在追求“冲突正义”的实现,但也并非仅关心“冲突正义”的问题。在国际私法立法和研究中提出追求“实质正义”的要求是有重大意义的,国际私法为追求“实质正义”也已作出种种改进。“实质正义”绝非仅指当事人的正当利益,而是包括国际交往中各种主体间利益的博弈。国际私法要实现这一任务,还有许许多多的问...

  • 公民权视野下的社会保障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公民权利  公民义务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基础是公民权利的理念;社会保障制度所直接对应和满足的是公民的社会权利,但是它实际上支持着包括法律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在内的整个公民权利体系,反过来,基本的法律权利、政治权利,则既确保了公民之享有社会保障具有“应享权利”意义上的正当性,也为公民主动争取更多的应享权利提供了手段意义上的可能性;包...

  • 网络行为失范的生成机制与应对策略

    关键词: 网络行为失范  生成机制  应对策略  

    网络行为失范是一种依托干互联网络而生成的特殊形态的人的行为失范。其发生,固然要借助干某些客观条件,但同网络行为主体的主观因素也密切相关。因此,客观便利条件助长下的主体自律缺失,可以看作是网络行为失范得以生成的内在机制。在应对策略上,倡导与强化网络行为主体的自我控制、增进对规范的建构和认同、加强对互联网络的管理以及对未...

  • 走向善治——大学治理权力结构的重构

    关键词: 大学善治  治理权力  合理性  

    大学是否能够实现善治主要是受大学治理权力结构合理性的制约。在大学善治的理念定位中应该包括以下四种价值:民主参与、学术自由、以人为本与开放包容。合理的大学治理权力结构具有如下三种特征:其一,能够确立起学术权力的核心地位;其二,能够产生与形成开放多元化的权力体系;其三,能够形成民主、平等、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

  • 论马礼逊学校西式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传统教育模式  西式教育  马礼逊学校  

    本文旨在对早期来华新教传教士以教育促传教活动论述中,着重分析其对华进行西式教育的探索过程与马礼逊学校的具体施教活动及其对近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影响。

  • 先秦墨学:从中原到南方到秦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 墨学史  早期墨学  中期墨学  末期墨学  

    以先秦时代(公元前5——前3世纪)社会形势需要、墨者先后主要活动地域、同时期诸子相应论述,以及《墨子》书内容(尤其是十论)前后不一为依据,叙述墨学在先秦的历史发展是经历了早、中、末三个时期。这样以社会学说史的角度考察墨学,既揭示先秦墨学在发展中的内在逻辑过程及相应的阶段性改变,也说明先秦墨学在不同时期与不同区域文化的渗...

  • 论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对儒释道三教的融合

    关键词: 王阳明  致良知说  融合  儒释道  

    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包括良知本体和致良知的工夫。王阳明借鉴儒释道的本体论和本源论,汲取儒门的良知本心说和佛教的心性本觉论,统摄万物一体、恬淡宁静和无住无滞等儒释道的意境,认为良知本体也即良知的本然状态是: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据,宇宙的本源,是非的标准,和合儒释道气象的儒家的新境界。受宗密顿渐观的影响,王阳明认为“良知之理需顿...

  • 明清浙东学术对儒家和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王守仁和黄宗羲的学术思想为例

    关键词: 儒家和谐文化  浙东学术  王阳明  黄宗羲  传承和创新  

    “经世致用”是浙东学术的基本学术精神,而追求“和谐”则是浙东学术的基本价值观念。尤其是王守仁和黄宗羲,他们立足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实,为实现社会和谐,终身孜孜不倦地作探索:王阳明把自己的“致良知”学说最终归结为“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提出所谓“万物一体”、“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思想,其思想的出发点是试图通过道德教...

  • 大传统、小传统与温州经济的崛起——澄清永嘉之学与“温州模式”之纠缠

    关键词: 永嘉之学  民间信仰  温州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在破译温州模式的“文化基因”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流传甚广的解释图式:“永嘉之学——注重功利——经济发展”。本文对“永嘉之学”进行历史溯源,以澄清其与“温州模式”的纠缠;用文化人类学方法掘发文化“小传统”与乡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关系,推断民间信仰是产生“温州模式”的关键文化因素。

  • 浅论网络语言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网络语言  礼俗等差  伦理道德  语言文字  影响  

    本文论述了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俗等差、伦理道德以及语言文字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以期引起人们对网络语言的关注,引导和规范网络语言健康发展,使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起积极的传承和光大作用。

  • 朱熹学术思想特性论

    关键词: 朱熹  学术思想  特性  宋代新杂家  

    朱熹的学术思想不能归之于新儒学或道学与理学,而是融合了儒、释、道及诸子各家之学,走的是一条杂家的路径。朱熹融合诸家所体现的“杂”,也就成为其学术思想最显著的特性。朱熹是一位超越前人的宋代新杂家。

  • 国际法视野中的战争赔偿及历史演变

    关键词: 国际法  战争赔偿  历史演变  

    战争赔偿是人类自有战争以来就已经出现的一种现象,只是到18世纪以后才渐渐形成为国际法的规定。两次世界大战在规范战争赔偿问题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战争赔偿的内涵、目的、赔偿方式等都与此前有了较大的区别。进入20世纪后期,国际法在强调国家赔偿的同时,更注重加害国对受害者个人的补偿,从而使战争赔偿的解决朝着更为人道、对加害方的责...

  • 陈训慈与民国时期的中国史学会

    关键词: 陈训慈  民国  中国史学会  

    陈训慈是现代著名学者,早年以治史著称。五四时期,随着中西文化交流进一步频繁,国内各专业学科相继成立了学会,惟独史学会一直未能付诸实施。有鉴于此,陈训慈不仅在理论上进行了可贵探索,而且开展了多次实践,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民国时期中国史学会的成立。

  • 刘基之死及其薄葬考辨

    关键词: 刘基之死  薄葬  移风易俗  

    本文认为,刘基不是被胡惟庸毒死,也不是被朱元璋害死,而是被谮忧愤而死。刘基薄葬,既非惧祸,亦非清贫,而是有意为之。刘基薄葬的思想基础,其一是他的民本思想,其二是他唯物的生死观,是真正的移风易俗。

  • 大学“讲师”称谓的由来

    关键词: 讲师  称谓  大学  高等学校  教师队伍  职称  高校  助教  

    讲师,是现、当代高等学校的一种教职和职称,与教授、助教构成三个高校不同层次的教师队伍。然而。讲师之名究竟出现于何时?作为一种职称之等,又始于何时?迄今未见有专文讨论。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追本溯源的探讨。

  • 整体性文学史编写的两个纠结点——关于“打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五四文学  体制化文学  编写范式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个整体,然而反观这种整体性文学史写作现状,我们发现它们虽有宏阔的理论构架,但因缺乏“打通”整合的内在逻辑机制而给人一种拼盘之感。这里存在着两个阻碍彼此贯通的纠结点:“五四文学”和“体制化文学”。前者高悬,有意无意地被神话化了;后者沉沦,备受压抑,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现当代文学整合进程的悬置或暂停。本...

  • 论作家的内强迫心理对文学创作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文学创作  内强迫心理  焦虑宣泄  痛苦体验  高峰状态  

    内强迫心理对文学创作而言不仅不是一种病态心理而且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它伴随文学创作的全过程并对作家真实而深刻地反映生活、揭示人生具有驱动作用。在内强迫心理的驱使下,作家把他对个人的、社会的、艺术的理想目标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种种赞美或不满都诉诸笔端,创作出一部部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文学创作中的内强迫心理的意义...

  • “日本体验”与五四个性主义文学思潮

    关键词: 日本体验  五四文学  个性主义  

    个性主义思潮是五四文学的重要文学思潮,它有多个接受来源,其中留日作家的“日本体验”是最直接的渊源,这可以在许多具体的接受层面上找到对应关系。此种体验给五四文坛带来了新的生命感受、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也激活了新文学作家建构新文学的诉求,在“五四”新文学创建期有不可漠视的意义。

  • 比较历史制度分析(CHIA)述评

    关键词: 经济史研究  

    比较历史制度分析(CHIA)是当前经济史研究中最新的理论分支。本文旨在从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结合的关系中,梳理出比较历史制度分析(CHIA)的脉络,再着重从方法论视角评论比较历史制度分析的理论框架与分析方法。

  • 结构变迁内生驱动机制理论的新进展

    关键词: 结构变迁  结构变迁动态学  结构变迁的内在驱动机制  

    结构变迁是一种长期现象,是经济发展进程中真正持久性的、不可逆转的结构性交化。经济学界对结构变迁这一长期现象的研究经历了由衰到兴的进化历程。本文在按时间顺序简略梳理有关结构变迁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关于结构变迁内生驱动机制理论的最新进展。

  • 专利保护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及反思——以浙江省安吉县竹产品专利纠纷案为例

    关键词: 专利纠纷  政府角色  定位  

    当事人之间的一件专利纠纷案,如果当它影响到一个区域性的主导产业、一个行业的发展,甚至可能使其因此遭受巨大损失,从而影响到了社会稳定;同时这件专利又存在不当授权或滥用专利权之嫌疑时,政府作为社会公益的维护者,应该有所作为。在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政府有责任依法介入;在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下政府有责任出于大局考虑、出于公益和地...

  • 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保护初探

    关键词: 互联网  侵权  名誉权  

    网络名誉权是人们在网络环境下依法享有的保有和维护名誉的权利,具有主体人格分层性、客体网络性的特点。网络名誉侵权的构成要件与传统名誉侵权虽为“大同”,但也有“小异”,其民事责任的承担须依据不同情况下行为人的不同侵权行为而进行不同的规定。有必要从各个角度发展出保护网络名誉权的方式,从而获得处理网络时代名誉权保护问题的可能...

  •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灭剥削问题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消灭剥削  

    社会主义本质是消灭剥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和基本原理,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消灭剥削”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依法允许合法剥削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消灭剥削问题上具有不同于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的特殊性。

  • 史论兼备的文学史著作——简评《英国小说发展史》

    关键词: 小说发展史  文学史  英国  简评  著作  史论  文学形式  戏剧  

    小说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产生于诗歌和戏剧之后,但它似乎天生具备一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强劲气势。它在吸取诗歌与戏剧有机成分的基础上茁壮成长,青出蓝而胜于蓝,渐渐“成为各时代文学气候的主宰者”。

  • 后发国经济增长的追赶动态及路径选择——评黄先海教授的《蛙跳型经济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路径选择  世界经济发展  美国经济  成功范例  先发国家  19世纪  

    世界经济发展的动态画卷既有着连续性,又有着跳跃性。因为连续,所以有了累积性;因为跳跃,所以又有更替性,表现为先发国与后发国的兴衰交替,赶超与被赶超。从现代世界经济发展来看,后发国追赶先发国家的成功范例起码就有四次之多。第一次是美国成功赶超英国,这也是后发国赶超先发国中最为典型的先例。美国经济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开始起...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与学术期刊的责任”研讨会综述

    关键词: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研讨会综述  学术期刊  责任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中国社会科学  学术研讨会  专业性期刊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承办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与学术期刊的责任”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4月22~23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家综合性与专业性期刊、文摘社、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总共一百多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会议就当前社会...

  • 发掘传统和谐智慧建设当代和谐文化——“中国传统哲学与和谐社会”研讨会综述

    关键词: 中国传统哲学  和谐社会  研讨会综述  和谐文化  中国美术学院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夏威夷大学  社会科学院  

    2007年4月14日,由《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和中国美术学院人文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传统哲学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学院举行。来自美国夏威夷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省委党校、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的30多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杭州市拱墅区密渡桥路51-1号省行政中心2号院,邮编:3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