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研究杂志是由四川大学主管,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宗教学研究杂志创刊于1982,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化类。
杂志介绍
宗教学研究杂志是由四川大学主管,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宗教学研究杂志创刊于1982,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化类。
主管单位:四川大学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6-1312
国内刊号:51-1069/B
发行周期:双月刊
全年订价:¥460.00
关键词: 环境美学 道教 崇水
本文借助环境美学的视角,梳理道教崇水的思想渊源。聚焦于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宇宙本原论、“比德”和“法自然”的宗教美学传统和以水官、玄武为代表的水神崇拜等。道教之崇水思维,体现了其认识环境、把握世界的方式,融功利思想与审美态度于一体。其复杂多端的崇水渊源充分证明:人与环境不是分离的,它是我们存在的条件。环境并不是作为对象存在,它...
关键词: 南朝 画像砖 神仙道教 长生
南朝帝陵寄托了墓葬主人祈求长生的愿望,这与神仙道教尸解理论死后蝉蜕成仙的理念相契合。画像砖作为陵墓的一部分,其内容表现的正是死后升仙这一主题。画像砖中天人们手持符节来接引墓主人升天,他们奉上羽衣、仙果等助主人进入仙界。在这一过程中羽人、天人或驾驭神兽,或手持法器,展现了升天场面的庄重与热烈。竹林七贤及荣启期等已悟大道的前...
关键词: 镜铭 阳遂 道教 太平经
汉魏晋时期的出土文献中常见“阳遂”一词,过去学者或将其解释为阳燧镜,或解释为墓隧,诘屈晦涩,莫衷一是。今据“阳遂”一词在各类文物中的用字习惯及语境限制,并联系同时期的民间风俗传统、用语习惯,认为该词实指道教经文中所谓寿命长久的一种状态。
关键词: 六朝隋唐 神仙小说 史传 叙事模式
史传叙事传统对六朝隋唐神仙小说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六朝隋唐神仙小说在创作观念与叙事模式上继承了史传传统,表现出对史传的依附关系;另一方面,六朝隋唐神仙小说的发展史同时也是超越史传传统,走向独立发展道路的历史。这种超越表现在:一是从崇尚实录到崇尚虚构的转变;二是变史传寓意劝惩、以史为鉴为抒情写心、愉悦性情;三是...
关键词: 唐五代 皇帝诞节 三教讲论 道士
唐五代时期的皇帝诞节,常有以讲论三教为皇帝祝贺之举。有关僧道诞节讲论之记载,要比儒士朝臣丰富许多。诞节讲论中表现优异之僧道,都会获赐“三教谈论”之称号。左右街僧录与左右街道门威仪,作为佛教界与道教界的上层精英和宗教管理者,他们也常常以对等的身份,于皇帝诞节讲论三教,为皇帝贺寿。今钩沉文献,道士诞节讲论者有18人。其中,获赐“三...
关键词: 杜光庭 广成集 天符 九宫贵神
“天符”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众多含义,但是《广成集》中的“天符”含义却众说纷纭。通过对《广成集》中醮词加以考察,考定“天符”的含义,其次探究天符的推算方法,并给出验证,最后考察九宫贵神的背景以及九宫贵神术的形成条件,并对醮词中多次出现天符的原因,给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赣西北 箓符 正一箓 正一派
笔者近年在赣西北发现了大批罕见的道教正一箓,当地正一派火居道士不仅藏有正一箓及相关的填箓秘诀、行移文书,而且还在实际传行。本文简明扼要地向读者介绍和讲解这批正一箓实物,并通过它们说明箓与符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箓的性质、构成和功能。文章最后举例证明,它们是可与《道藏》和藏外文献互相印证或解释的田野资料宝库。
关键词: 道教 法箓 奏职 体系 传度
张道陵建立教团,以法箓吸纳信徒,法箓成了道士入道、修道,乃至实现修道成仙的凭证。在法箓传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个体系,一是法箓自身的体系,二是法箓授予对象定职的体系,即奏职体系。以这两个体系为根本,道教制订了六经四纬的授受系统,建立了经戒箓的传授体系,确立了五阶法箓的授受次第。本文即对法箓体系和奏职体系这两个体系及其授受系统...
关键词: 养真子 郑观应 李理山 重阳七真演义传 万国道德会
关于明清民国时期的全真教研究,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主要使用碑刻、方志等新出资料以及《道藏》《藏外道书》等教内资料和保存于各地各级档案中的档案资料,而较少涉及到文学资料。事实上,明清民国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以王重阳度化全真七子为主题的小说、宝卷和善书等,如《七真因果传》《七真祖师列仙传》《七真天仙宝传》《七真宝卷》《金莲仙史》和《...
关键词: 夫丁力士 道教 济度 民间信仰
《广成仪制》是现存最完整的道教科仪丛书,《祭享神吏夫丁集》是其中的一册。本文以四川省崇州市天官庙的田野调查为例,结合文献材料,考察分析广成科仪之“祭享神吏夫丁”,揭示其道教与民间信仰相结合的色彩。道教会选择一部分符合道教神学理念、贴合当时社会现实状况的民间信仰,对其进行规范和改造,最终纳入正统道教的体系之中。这一做法有助于...
关键词: 道教医学 瘟疫 预防医学
道教重视预防疾病,强调个人卫生,积极保护生命。历代以来在防治瘟疫方面运用了种种的宗教性仪式,进行了诸多的医疗活动,为防控瘟疫、保护民众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一些方法和措施是预防医学的早期萌芽与运用,与现代预防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不谋而合。本文尝试从宗教与医学的跨学科角度,对道教防控瘟疫的实践活动进行研究:一方面研究道教从信仰出...
关键词: 刘沅 道家 槐轩
刘沅是清中后期蜀中著名的思想家,《槐轩全书》体现着他的总体思想。通常认为刘沅是一位典型的儒家学者,但考察刘沅之人生历程和思想发展以及他的著作,独特的经历使他与道结缘且发生观念改变,后又写作和注释了许多道学著述。老子授道、道者性也、道者天理、道在伦常等均是刘沅对老子及道家之“道”的认识。就具体实践而言,刘沅以“道”为核心创...
关键词: 药师经 对勘研究 玄奘
本文通过梵、藏、汉多文本对勘的方法考察《药师经》,提出以玄奘为代表的汉译具有三方面的特点。其一是在译文中加入印度原典中不存在的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承袭自前人译本,有的是玄奘依据上下文所撰;其二是汉译是参考多个梵文写本后综合其义做出取舍的结果;其三则是汉译为了使内容更适合本地读者的需求,表述上更符合中国习俗,会对一些词语的翻译...
关键词: 金刚经 十二分本 留支译本 罗什译本
《国图》所见另一种《金刚经》“三十二分本”实为失传已久的十二分本。菩提留支依据《金刚仙论》将《金刚经》科判为十二分,形成留支译十二分本,如北敦920号、北敦2465号。流通过程中,罗什译本受留支译本影响,套用留支译十二分本的科分标题与科分起止,又形成罗什译十二分本,如北敦1225号。罗什译和留支译《金刚经》十二分本的重新发现,对我们了...
关键词: 大乘佛教 宝积经 善巧方便 般若与方便
《大宝积经·迦叶品》是初期大乘佛教最早系统阐发菩萨伦理、菩萨品德、菩萨修持、菩萨戒律等一系列大乘思想的一部重要经典。本文重点分析、考察了这部经典中涉及善巧方便概念思想的八处文字,确证《宝积经》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善巧方便思想,而《宝积经》善巧方便思想的核心则是建构般若智慧与善巧方便密切关联的思想义理。其相关论述为我们提供了...
关键词: 梵网经 菩萨戒义疏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 菩萨戒
《梵网经》菩萨戒在汉传佛教史上影响深远,为之注疏的高僧大德代不乏人。天台智顗《菩萨戒义疏》和华严法藏《梵网经菩萨戒本疏》是所有注疏中最为重要的两种,开启了《梵网经》注疏的两个传统。本文将通过对比这两种注疏对《梵网经》相关戒条的解释,详细展现阐释《梵网经》的两种不同思路,展示《梵网经》菩萨戒在汉传佛教中地位确立的重要历程,...
关键词: 金七十论 数论派瑜伽派神我解脱
《金七十论》是佛教大藏经中保留的外道数论派的重要经典。其反映的解脱观是:只有认识到自性、变异和神我的差异,并通过对前两者的厌离,才会使变异还入自性,自性藏隐,而神我独存解脱。瑜伽派将瑜伽修行嫁接到数论哲学之上,但两者存在差异:数论派侧重理性分析,瑜伽派推崇三昧直觉;数论派认为变异还入自性便是解脱,瑜伽派认为还需进一步净化自性和...
关键词: 武则天 猫与鹦鹉 宗教政治 大云经疏
武则天曾充分利用佛教理论为其服务。佛教中的动物由之成为武周政权象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猫与鹦鹉是其时经常出现的两种动物形象,它们通过《大云经疏》的宣传共同进入武周政权的象征体系。受政治立场以及政局演变的影响,武则天时期猫与鹦鹉的关系在唐人笔下已有矛盾之处。司马光在编修《资治通鉴》时,受社会观念、自身史观以及编修原则的影...
关键词: 佛寺声 钟丧 仪宋代
佛寺声钟丧仪是朝廷特命某些寺院专为去世的皇室人员和重要品官持续击钟若干杵之礼俗,体现着佛教的“拔苦”义理和皇家的政治“威仪”。佛寺声钟丧仪的声钟对象、声钟寺院和声钟杵数等虽在宋真宗景德年间制度化,但文献稀见北宋时期国丧和臣丧佛寺声钟丧仪事例。南宋时期一定程度地践行了佛寺声钟丧仪,除了帝后等人丧仪外尚能降礼于个别重臣、权...
关键词: 太虚大师 南洋 佛教 交流
太虚大师是近代著名的佛教领袖,他倡导的“人间佛教”思想迄今依然深刻影响着海内外佛教界。太虚为了弘扬人间佛教,弘法足迹不仅遍及国内,也远及南洋各地。太虚当年两次到访南洋,不仅加强了中国佛教与南洋国家的交流,对南洋各地佛教的发展也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红教 黃教 喇嘛教
“红教”一般被用来指称藏传佛教中的宁玛派。或是受此影响,学界也普遍将清人言说中的“红教”等同于宁玛派。但在清代文献中,“红教”一词并非专指藏传佛教的某一教派,而是一个与“黄教”(格鲁派)相对,涵义更为宽泛、模糊的称谓。在不同的语境下,其内涵常常随着时空、言说者以及所指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这种变化又与清前中期对喇嘛教的态度以及...
关键词: 西藏赋 西藏葬俗 驻藏大臣 政策干预
清代西藏的传统丧葬形式有火葬、塔葬、天葬、地葬、水葬等,其习俗根深蒂固。乾隆时,驻藏大臣和琳虽然进行了强有力的政策干预,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最终还是未能改变西藏的这些丧葬习俗。民俗的稳定性,在此过程中体现得异常明显。
关键词: 羌族 释比 比较研究 文化人类学
本文立足文化人类学的比较视野,结合汉族“端公”、满族“萨满”、彝族“毕摩”等,对羌族释比的名与实进行知识考古和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羌族释比及其文化。
关键词: 羌族 民俗宗教 苯教
羌族民俗宗教中的宇宙观、神灵、宗教从业人员、生命仪式、节日、传说等方面都有苯教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出苯教与羌族民俗宗教交融的两种特征,一是羌族原有宗教形态与苯教的交融,一个是苯教与羌族社会文化的融合。苯教与羌族民俗宗教的交融不仅表明苯教在羌族社区传播和扎根的实践模式,也体现羌族吸纳、整合外来文化的主体性。苯教对羌族民俗...
关键词: 神树 碑刻 文化内涵 社会功能 苗族
贵州省锦屏县河口乡瑶光村的倒插枫树,是远近闻名的神树,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神树下保留的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两通祭拜神树的碑文,是苗族对神树崇拜的“自我”表述,为我们研究苗族树崇拜提供了生动的案例。从碑文看,瑶光神树的“神奇”,表现在来历神奇、外形奇特和树神显灵等方面。瑶光苗族所祭拜的枫树是枫木神、龙神、岩神和祖先神等多种...
关键词: 希伯来圣经 象征空间 洪水叙事 方舟
在《创世记》第六章至第九章的洪水叙事中,尤其是在创8:2b—3a,6-12,13b等叙述洪水消退的情形时,对诺亚与方舟的活动的描写,充分表现出了“方舟”(■)的重要意义。在对诺亚和乌鸦、鸽子的活动的具体叙述中,一方面,独特的修辞手法使得方舟成为世界的中心;另一方面,洪水叙事的编者通过对“方舟”(■)和方舟的“盖子”(■)在《托拉》书卷中的意义的...
关键词: 教会厨房 女基督徒 女性信仰空间 身体实践
文章以中国延边某朝鲜族基督教教会厨房为例,关注女性信仰实践在教会厨房中的彰显以及女性信仰空间的建构。通过微观研究,发现食物是教会厨房空间内所有行动的联结;女性在厨房的行动实则是女性信仰的表达;女性信仰空间的建构来源于她们的厨房行动实践及厨房惯习的生成;教会女性在厨房内的行动实践显现出教会厨房内的性别逻辑以及空间的结构性生...
关键词: 福音派 循道宗 复兴运动 加尔文主义 阿米念主义
18世纪30年代,福音派作为一种思潮从英国国教会内部产生,后来扩展到其他不从国教教派中。福音思潮的勃兴促成了一场持续一个半世纪之久的英美基督教复兴运动(大觉醒),在此过程中,福音派逐渐形成并在随后的发展中出现了内在的转变。19世纪20年代成为一个分水岭,此前的福音派强调重生,其主流持正统的加尔文主义教义,促成了跨教区传教、跨教派联合...
关键词: 褔传事工 教会小学 加拿大华西差会
加拿大华西差会的教会小学在清末民国时期经历了一个兴起、发展及衰落过程,但这一过程与差会的福传事工发展趋势却并非完全同步,有其自身的特点。差会福传事工的活跃始于义和团失败之后,而教会小学的活跃则始于清末兴新学时期,二者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均发展到高峰,但之后的福传事工规模基本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而教会小学却急剧衰落。影响...
关键词: 王韬 墨海书馆 传教士 西学知识
1849年至1862年,王韬受雇于墨海书馆,为传教士翻译《圣经》并参与《遐迩贯珍》《六合丛谈》中部分稿件的撰写与润色。此外,王韬还陪同麦都思等人赴上海周边地区传教。1854年受洗之后,他每周日去教堂听牧师讲解《圣经》,领受圣餐。同时,他与麦都思、慕维廉、伟烈亚力、美魏茶、合信等传教士都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对王韬而言,这些与传教士工作...
关键词: 毕德辉 知识精英 公共卫生运动 卫生传教
美国传教士毕德辉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公共卫生专家。他在社会福音运动的影响下,为进一步拓展传教的途径,在中国各地开展了公共卫生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毕德辉以公共卫生为媒介,与知识精英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这不仅引起了官绅对公共卫生的注意,也为传教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但是,毕德辉的卫生传教策略,也受到了外界的质疑,这使...
关键词: 屏南 摩尼教 文书
福建省屏南县新近发现三本(两种)民间摩尼教文书及三尊摩尼教神像,揭橥摩尼教沉潜民间,混融巫、道、佛教,产生以民间道教科仪为框架,以摩尼教教义为内容的民间道坛仪式。同时,屏南文书也呈现承传唐写本《下部赞》《摩尼教残经》《摩尼光华教法仪略》的特质及与霞浦摩尼教文书的渊源。福建东部各地托身民间道坛的摩尼教孓遗,不是孤立存在,其科仪...
关键词: 宗教信仰 中国 朝鲜 燕行使 清代
后金政权入主中原并迫使朝鲜臣服的行为深深刺激了以“小中华”自居的朝鲜,后者拼命抵制,并力图从“清国”内部寻找到清廷“夷化"中国的重要证据。此等冲突亦导致双方宗教信仰上碰撞的发生,以燕行使为代表的清代朝鲜人在此碰撞过程中对“清国”宗教信仰进行考察、交流与评价,并从中加以取舍。取舍结果表明:朝鲜方总体上仍认可传统佛教并心仪关帝...
关键词: 宗教 儒教 佛教 现代性 价值先行
“宗教”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概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现代宗教学背景下的宗教概念传入中国,逐渐与中国本土宗教观念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既具备西方文化特质,又具有中国传统思维特征的中国化的宗教概念。中国近代宗教概念的形成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事件,而是中西方文明冲突的结果,是传统思想在现代语境中的挣扎和变革,是西方文明在传统环境中的...
关键词: 台湾 新港乡 妈祖信俗 乡村治理
妈祖信俗在乡村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妈祖信俗与乡村治理有机融合,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需要。本文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简要梳理了台湾地区新港乡妈祖信俗与乡村治理的发展概况,并对新港奉天宫参与乡村治理的方式进行了分析,进而阐明台湾地区妈祖信俗与乡村治理的互动关系,从中汲取经...
关键词: 宗教中国化 文化传承 跨文化传播
宗教文化的发展在一个国家内部涉及传承的问题,在国际间涉及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以上两个方面表现在当前中国的宗教文化发展中就是宗教文化如何中国化的问题。宗教文化要在新的地区传播,首先要解决政治合法、民众接纳两个问题。其次,当宗教文化传入新的地区时,要与该地区原有思想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思想体系、发展新的教团。宗教中国化就是宗...
关键词: 信仰研究 信仰方式 逻辑 范式
中华文明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其在传统社会之中,以种种嵌入生命礼仪的信仰方式而成为了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活规范与行为准则。然而,信仰方式受历史更迭与社会转型的影响,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演变轨迹。对于信仰方式的认识与对其解读的归纳整理,就成为了我们认识中华文明当代价值的起点。学界对于信仰研究的解读在总体上呈现出:(一)四种逻辑倾向:道...
关键词: 佛教文学 文学史 李小荣 代表性著作 评介 文学研究 佛教史 开拓性
佛教文学研究自上世纪初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在如此数量的成果中,有关佛教文学史的研究则相形见绌。此前较令人可喜的成果是孙昌武先生《中华佛教史·佛教文学卷》,此书初具"佛教文学史"的雏形,是这一领域的代表性著作。李小荣先生《晋唐佛教文学史》进一步推动了佛教文学史的研究,为佛教文学史的撰写引入了新的理论架构,突出晋唐佛教文...
关键词: 宗教问题 著名学者 上海社会科学院 四川大学 学术报告厅 博士研究生 研究所 大学文科
2019年4月1日下午,国际著名道教学者、《中华续道藏》编委会顾问、原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陈耀庭先生莅临四川大学文科楼158学术报告厅,作“新宗教问题及其研究”的专题报告。讲座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盖建民所长主持。研究所周冶、朱展炎、何江涛、孙瑞雪等老师及数十名硕博士研究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关键词: 格式要求 教学研究 稿件 写作意图 英文标题 副标题 论文 附录
一、标题:应简明扼要,反映论文主旨,尽量避免采用副标题。须附录英文标题。二、提要:200字左右,简明记述论文梗概和重要内容。不加评论,不解释概念,不交作x背景、写作意图、研究方法、前人成果等。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 文化研究所《宗教学研究》编辑部,邮编:61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