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真菌-根系-土壤”耦合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王邵军; 李霁航; 陆梅; 张哲; 李少辉; 陈闽昆; 曹润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水土保持学院; 云南昆明650224

关键词:am真菌 菌丝桥 植物生长 土壤修复 植被恢复 

摘要: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能够与大多数高等植物根系形成有益共生体,调控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文中综述国内外有关“AM真菌-根系-土壤”之间耦合的主要研究成果,揭示AM真菌调控植物生长与土壤修复的微生物机制,并展望AM菌根研究与应用的未来方向,旨在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提供新的理论视角。“AM真菌-根系”界面上的耦合,主要通过菌丝桥的形成,促进植物水、碳、氮及磷等物质的代谢过程,调控植物激素分泌、抗旱性、耐盐性、抗病性等生理生化过程,从而促进植物生长、调节同种或异种植物之间的竞争以及促进植物群落的演替与恢复;“AM真菌-土壤”界面上的耦合,能够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球囊霉素蛋白分泌以及增加土壤有机养分,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及活化土壤养分,调控土壤生物生态学过程,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因此,“AM真菌-根系-土壤-植物”之间形成的耦合作用,主要通过菌丝桥形成直接或间接地调控植物的物质代谢、抗性、种间和种内竞争以及土壤理化状况,并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进而调控植物生长及植被恢复与演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杂志要求:

{1}如系基金项目成果,须注明基金项目类别、名称和编号。

{2}稿件需附作者单位推荐信,注明单位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

{3}标题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4}参考文献表列于正文之后,文献列表按文中出现的顺序从小到大依次排列。

{5}作者是对文章全部或部分内容做出主要贡献,并能对内容负责的署名人。投稿前确定作者排名顺序,名字之间用逗号隔开。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期刊
1-3个月下单

关注 10人评论|0人关注
相关期刊
服务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