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植物科学学报杂志

杂志介绍

植物科学学报杂志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湖北省植物学会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植物科学学报杂志创刊于1983,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科学类。

  • 西藏色季拉山区龙胆科植物种子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分类学意义

    关键词: 龙胆科  种子微形态  分类学意义  色季拉山区  

    利用扫描电镜和解剖镜对西藏色季拉山区分布的龙胆科6属20种植物种子微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这20种植物的种子颜色有黑色、黄色、黑褐色、黄褐色、灰褐色和红棕色6种;种子形状分为长卵球形、卵球形、椭圆球形、矩圆形和近球形;表皮纹饰可分为4种类型,即网纹型、条纹型、疣状型和嚼烂型,其中网纹型又细分为6个亚型。根据种子微形态特征,笔...

  • 中国兜兰属23种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初步研究

    关键词: 兜兰属  叶表皮  微形态  系统聚类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兜兰属(Paphiopedilum)23种植物叶片进行观察,并对其中14种叶表皮微形态性状测量数值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3种植物叶表皮均有较厚角质层,上表皮细胞多为多边形和卵圆形,无气孔分布,部分种叶上表皮细胞有表皮毛,表皮细胞表面会形成乳突状突起,并且一个细胞只形成一个乳突,多数种的叶表面会呈现明显或不明显的龟...

  • 华东椴花序苞片和叶片发育及结构特征比较研究

    关键词: 华东椴  苞片  叶片  发育  

    花序苞片是椴树属最典型的特征,但它与其他器官的演化关系尚不明确。本文对华东椴(Tilia japonica Simonk.)花序苞片和叶片在生长发育上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并对其表面微形态特征和内部解剖结构进行详细比较。结果显示,华东椴苞片和叶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非常相似的规律性,二者在苞片幼期阶段均生长迅速、中期阶段生长变缓、成熟阶段再有小幅...

  • 中国特有植物白玉山蔷薇分类学考证

    关键词: 白玉山蔷薇  锈红蔷薇  外来植物  保护植物  修订  辽宁  

    白玉山蔷薇(Rosa baiyushanensis Q.L.Wang)为中国特有植物,仅分布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被列为辽宁省二级保护植物。本种发表于1984年,模式标本是1957年6月由朱有昌采自大连旅顺白玉山。笔者通过近年来的野外调查发现,由于模式产地生境被破坏,未见到白玉山蔷薇的分布,但是在旅顺范围内距离白玉山不远的郭家沟、对庄沟一带均见到此植物。考虑...

  • 珍稀濒危植物野生莲的适生分布区预测

    关键词: 莲  潜在适生区  garp模型  maxent模型  资源保护  

    基于野生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136个分布点的数据和14个环境因子参数,运用规则集遗传算法(GARP)和最大熵(MaxEnt)两个生态位模型对他们在我国的适生分布区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根据GARP和MaxEnt模型计算得到的ROC曲线下面积的AUC均值分别为0.861和0.964,其中MaxEnt模型的AUC值更大,预测结果更精准。MaxEnt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莲的最适分布...

  • 湖北赛武当自然保护区野生珍稀植物优先保护定量研究

    关键词: 野生珍稀植物  濒危等级  优先保护  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通过对湖北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珍稀植物资源进行调查,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计算出物种优先保护值,以确定物种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等级。结果显示:(1)该区内共有珍稀保护植物33种,隶属于26科33属,其中易危15种、近危11种、安全种7种;(2)该区珍稀植物优先保护值的范围为0.2631~0.6985,据此得出33种珍稀植物的优先...

  • 模拟氮沉降对长白山岳桦林下草本植物和土壤肥力的短期影响

    关键词: 氮沉降  长白山岳桦林  草本植物  土壤肥力  

    选取长白山岳桦林中的岳桦-蟹甲草群落(Comm.Betula ermanii-Parasenecio forrestii)、岳桦-藜芦群落(Comm.Betula ermanii-Veratrum nigrum)和岳桦-小叶章群落(Comm.Betula ermanii-Deyeuxia purpurea)开展野外模拟氮沉降实验,采用野外原位模拟实验方法,设置对照(0 kg·hm-2·a-1)、低氮(30 kg·hm-2·a-1)、中氮(50 kg·hm-2·a-1)和高氮(100 kg·hm-...

  • 药用植物多样性特征分析——以陕北米脂县为例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多样性  米脂县  陕北  

    为研究陕北米脂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其分布规律,通过野外调查及查阅文献等方法,对该地区药用植物多样性及其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米脂县共有野生药用植物45科110属148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43科108属146种,集中分布于单种科和寡种科及单种属内;(2)从生长型来看,草本植物最多,其次是乔木,灌木最少;(3)药用部位以全草类、...

  • 苹果酸度相关基因 MdPH1 的克隆、表达及亚细胞定位分析

    关键词: 沧江海棠  果实酸度  mdph1基因  基因结构  基因表达  亚细胞定位  

    以苹果属(Malus)植物沧江海棠(M.ombrophila Hand.-Mazz)的果实为材料,对其发育过程中苹果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并结合转录组测序的方法筛选控制果实酸度的候选基因。结果显示:MdPH1候选基因的编码区包含2829 bp,编码942个氨基酸;基因组序列全长为4269 bp,包含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对10份苹果种质资源中PH1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序列中存...

  •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绢毛苣属4种8居群基因组大小

    关键词: 绢毛苣属  流式细胞术  基因组大小  倍性  

    以绢毛苣属(Soroseris)植物肉菊(S.umbrella(Franch.)Lipsch)、绢毛苣(S.glomerata(Decne.)Stebbins)、羽裂绢毛苣(S.hirsuta(Anth.)Shih)和金沙绢毛菊(S.gillii(S.Moore)Stebbins)4个种的8个居群为材料,采用WPB和Galbraith s buffer两种裂解液分别处理样品,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DNA含量,并使用常规染色体压片法确定其细胞倍性。结果显示:两种裂解...

  • 蜡梅花被片维管束变黑的细胞结构及生理生化研究

    关键词: 蜡梅  维管束变黑  细胞结构  生理生化  

    对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花被片维管束变黑的细胞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变化进行观察,测定和研究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中度变黑的花被片即出现维管束细胞液泡边界模糊,颗粒状物质增加,质体凝结堵塞等现象,随着维管束功能逐渐丧失,基本组织细胞失水,但表皮细胞相对饱满,以维持花朵基本功能。随着维管束变黑程度加剧,过氧化物酶(PO...

  • 银杏胚乳淀粉体的积累规律和发生特性

    关键词: 银杏  胚乳  淀粉体  积累规律  发生特性  

    以银杏(Ginkgo biloba L.)核用品种‘七星果’、‘马铃’和‘龙眼’不同发育天数的胚乳为材料,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其胚乳细胞内淀粉体的积累规律和发生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3种银杏胚乳形态差异显著,‘七星果’呈梭形、‘马铃’呈椭圆形、‘龙眼’呈卵圆形;3种银杏胚乳早期均为嫩绿色,后期为黄色;授粉后65~125 d是胚乳体积快速增...

  • 土壤因子对关黄柏10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关键词: 关黄柏  土壤因子  化学成分  相关性研究  冗余分析  

    为了揭示不同产地土壤因子对关黄柏酚酸类、生物碱类和柠檬苦素类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本研究对31个样点的15个土壤因子及所产药材的10种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检测。通过冗余分析考察土壤因子与化学成分间的相关性,用t-value双序图解读各土壤因子对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并通过聚类分析考察样点土壤特征对药材化学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中的盐分...

  • 两种光照处理下苦荞芽菜的代谢物分析

    关键词: 苦荞  光照  代谢组学  

    以黑暗和光照处理下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er)品种‘晋荞2号’种子萌发所得的芽菜为材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两种处理下苦荞芽菜代谢产物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光照处理下苦荞芽菜的代谢产物差异明显,在芽菜中共检测出383种代谢产物,其中不同光照处理造成了137种代谢产物的显著差异,他们主要集中在氨基酸及...

  • 有机及生态绿色栽培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关键词: 有机栽培  生态绿色栽培  果实品质  

    以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品种‘H-1’为材料,研究有机栽培和生态绿色栽培模式对其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Vc、氨基酸、矿物元素和香气等果实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生态绿色栽培的‘H-1’中,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Vc含量比有机栽培的果实分别高出15.90%、26.30%和29.25%,其中Vc的差异最为明显;总酸含量与有机栽培种...

  • 大豆磷、硫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关键词: 大豆  磷转运蛋白  硫转运蛋白  转运蛋白基因  营养元素  

    磷、硫转运蛋白是大豆(Glycine max(L.)Merr.)体内磷、硫转运的重要载体,参与调节磷和硫酸盐的吸收与转运,对提高大豆的磷、硫利用效率至关重要。大豆磷转运蛋白可划分为Pht1、Pht2、Pht3、Pho1和Pho25大家族,目前对Pht1的研究最为深入。大豆14个Pht1家族可分为3个亚家族,他们对磷吸收和转运具有重要作用。大豆硫转运蛋白基因GmSULTR1;2b可在大...

  • 植物科学学报第37卷总目次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九峰一路201号,邮编: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