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杂志

杂志介绍

中学历史教学杂志是由华南师范大学主管,华南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杂志创刊于1956,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中学历史教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 国际刊号:1009-3435

  • 国内刊号:44-1142/G4

  • 发行周期:月刊

  • 全年订价:¥280.00

  • 强化意识、提供指导,培养学生的史证思维

    关键词: 案发现场  系列小说  历史现场  秦明  历史叙事  历史学习  论从史出  史源  苏联农业集体化  sourcing  

    近日翻看"法医秦明"系列小说,里面的主人公从这里提取一点痕迹,在那里又发现一处线索,经过缜密的推理,往往就可以还原案发现场的情况。这与历史学家的工作倒还颇有几分相像,搜寻证据,经过推理得出结论,进而还原出现场,只不过一个还原的是案发现场,一个还原的是历史现场。

  • 科学史教学,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路径选择——以人教版必修三《探索生命起源之谜》一课教学为例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能力  最佳答案  自校准  人教版  学史  历史课堂  高中历史  天堂的钥匙  神创论  中学生物学  

    批判性思维是对所学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它包含"两个维度: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倾向(气质)。前者主要包括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自校准六种基本能力。后者则是以质疑、问为什么以及勇敢且公正地去寻找每个可能问题的最佳答案的一贯性态度为特征"。批判性...

  • 设计适合学生生命成长的课程——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课程整合

    关键词: 学科核心  学科本质  新课程改革  成长特点  教师专业水平  高中历史  学习过程  数字化学习环境  历史老师  历史学习  

    教师是实施课程的主体,是推行课程的关键。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尤其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需要教师进一步理解学科本质,了解学生成长特点,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站在课程的高度打破教材的体系,打破年级的限制,打破学科的束缚,面向广阔的社会和文化视野,综合各学科内容设计适合每一个生命成长的课程,真正实现国家...

  • 历史教育箴言摘录

    关键词: 历史教育  史传  修练  历史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  形式思维  辩证思维  月桥  历史本质  

    讲述英雄伟人,务须以极平常之言出之,不可有天生异人的暗示,对英雄的修练,和英雄事业的成功与失败,都应该切切实实的序述出来,务一洗旧史传会神奇之恶习。……偏重时势造英雄,而说明英雄造时势的主因,仍在群众之力,虽其人可以操纵一世之人,然究竟是时代的产物,团体的产物。换句话说,就是离了时代和团体的培植与刺激,所谓英雄者,是绝不会成功...

  • 探寻历史时空观念培养的新方法——以时空“合成”为中心

    关键词: 时空图  时间观念  空间观念  历史时间  时空框架  历史地图  教学界  中国抗日战争史  认知体系  思维能力培养  

    近年来,在我国历史教学界,重视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已蔚然成风。但现阶段这方面的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较突出的一点是,相当多的老师把历史时间观念的培养和历史空间观念的培养分开进行,不注意相互照应。而我们知道,作为历史事物(现象)的存在方式,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是密切联系、不能分割的。

  • 历史解释的过程比结论更重要——以选修四《圣雄甘地》一课为例

    关键词: 圣雄甘地  英国殖民者  教学意义  高中历史  课标要求  历史解释  历史背景  食盐进军  罗拉特法案  印度经济  

    在执教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圣雄甘地》一课时,笔者发现学生对甘地为什么要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与英国殖民者作斗争这一问题疑惑甚多,从而导致对甘地这一人物的评价不认同感较强。

  • 运用史学成果 促进历史理解——以元朝的行省制度为例

    关键词: 行省制度  中学历史教师  历史教科书  知识传授型  史学研究者  历史叙述  历史理解  人教版  浅表层  下层人民  

    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中学历史教科书也不例外。能否驾驭教科书,其前提是理解教科书中关于历史的解释。因此,理解教科书是中学历史教师的应有能力。但在实践中,理解教科书上的历史内容却并不容易,因此,"知识传授型的浅表层教学还大行其道"。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其重要途径是,历史教师须重视和加强史学阅读,充分借鉴...

  • 化育 习得——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科关键问题教学策略初探

    关键词: 教学策略  高中历史  前沿方向  唯物主义史  家国  历史解释  罗斯福新政  学科知识体系  学习过程  学习效果  

    唯物主义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是当今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前沿方向。学科关键问题是指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处于"一通百通"的位置;在育人上具有丰富内涵,可以让学生终生品味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能更好地体现学科教学的价值。

  • 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尝试——以“吴淞铁路的拆建”为例

    关键词: 吴淞铁路  高中历史课程  实证精神  沈葆桢  历史认识  作者意图  福州船政局  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  教学材料  

    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史料实证"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 在情境式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宋明理学》为例

    关键词: 学会学习  粗读  人文底蕴  中说  人教版  陆王心学  学习态度  心即理  历史课堂  

    著名历史学家罗素在《历史作为一种艺术》中说:"历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1]所以历史教学不仅要讲究"科学",也要体现"艺术"。本文以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的四个篇章"粗读国学,展示分析"、"精读国学,殊途同归"、"品尝国学,智者争锋"、"真题再现,仁者见仁"为例,从物具情境、角色情境、现场情境、问题情境四个方面[2],诠释...

  • 浅谈Web Quest模式下“教与学”的备课

    关键词: 集体备课  建构主义教学观  初中历史  教学任务  学校课程体系  web  quest  学案  备课组  多元智能理论  语言智力  

    初中历史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属"小学科",与"主学科"相比,历史教师人数少,所教班级多,教学任务重,这些使历史教师的集体备课流于形式,难谈有效。在建构主义教学观日盛的今天,如何让学生实时地参与到备课中来,出现在教师主导下,由师生共同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Web Quest教学模式的出现,为教师有效的集体备课提供了...

  • 历史课教学主题的确定与达成——以《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为例

    关键词: 历史课教学  高中历史课程  作品思想  艺术作品  历史人物  历史课堂教学  现代汉语词典  教学思考  评价历史  历史学习  

    《现代汉语词典》对"主题"的含义界定为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1]由此及彼,历史课教学主题应涵盖本节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及其思想内涵。一堂质量较高的历史课,应该有一个合理而鲜明的教学主题,在其统领下,整合课程内容,甄选教学史料,开展主题探究,从而达成教学主题。本文以岳麓版新高中历史课程选修四《美国...

  • 基于历史学科素养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以石惟灵老师的《甲骨文》片断教学设计为例

    关键词: 学科素养  历史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  人文素养  教育理念  甲骨卜辞  学科核心  学习过程  历史学习  最近发展区  

    一、"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课题的提出和要求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初中历史课程应该"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历史学科素养、人文素养"是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

  • 尝试追寻历史新陈代谢的DNA——基于唯物史观体系的高三《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备课

    关键词: 古代中国  高中历史教学  dna  纵向联系  中国资本主义  重农抑商  皖南古村落  平遥古城  文明史观  清朝统治者  

    一、聚焦古代中国经济政策的整体轮廓 "高中历史教学,尤其是高三历史备考学习,既要以时序为经,距离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又要以时段为纬,中外关联,经历不同地域、民族、国家和社会各层面的之间共时性历史知识的横向联系。"

  • 基于历史细节教学,培养学生实证意识——以《“自由放任”的美国》为例

    关键词: 历史细节  学科核心  历史真实  历史问题  未来社会  史论结合  胡佛  历史情境  高中历史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基石"素养,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是知识运用过程中须坚持的实证性与逻辑性两大原则在历史学科的具体表现,更是学生面临历史问题以及未来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时必须具备的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 论穿透法在培养学生历史逻辑推理能力中的作用

    关键词: 逻辑推理能力  穿透法  逻辑关系  思维能力培养  时序性  因果逻辑  历史资料  知识储存  人脑思维  历史逻辑  

    一、培养历史逻辑推理能力期待新型历史探究平台 (一)判定历史因果逻辑关系需要借助探究平台作为高考历史必备素养之一,历史逻辑推理能力向来就是高中阶段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它要求能够在对史实理解的基础上,"对所阅读的历史陈述和历史资料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得出与历史研究相近的结论"。

  • 巧用事例化解教学难题——以人教版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为例

    关键词: 教学难题  儒家思想  佛道思想  哲学化  现实生活  人教版  王阳明  嬗变过程  理论体系  

    《宋明理学》是教学中比较难处理的一课,原因在于:第一、宋明理学是儒家思想高度哲学化的理论,北宋思想家借鉴佛道思想,使儒学具备了相对完善的思辨体系;第二、前几课中对宋明理学的知识铺垫不足,而教科书对宋明理学进行了高度概括,缺乏适当的知识外延,导致师生难以把握宋明理学的嬗变过程。其实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

  • 同课异构,曲径探幽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同课异构  考试大纲  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处理  学习潜力  学科素养  教学难度  农村改革  过渡语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经济体制改革》一课考点繁多且内容抽象,事关国民福祉但远离学生生活,因此教学难度较大。笔者有幸于2006年和2017年先后执教了这节公开课,因时而变,曲径探幽。

  • 命题不应随意“断舍离”——2017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第41题商榷

    关键词: 卷第  民族思想  王若  路易十四  思潮研究  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主权  专制统治  传播革命  旧制度  

    2017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第41题材料一选用了李宏图先生的《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将其摘编如下:

  • 历史教育箴言摘录

    关键词: 历史教育  摘录  箴言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思维  辩证思维  抽象思维  

    历史思维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的,由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以时间和地点为主线的,通过史料中逐步认识历史客体发展规律、不断揭示历史本质、朝着认识终极目标永无止休地前进的特种思维。

  • 似曾相识燕归来——评2017年高考历史全国卷Ⅰ第24题

    关键词: 全国卷  似曾相识燕归来  召公奭  伯禽  朝歌  新课程改革  周公  英语语法  康叔  试题设计  

    新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卷考查分封制的试题频率并不很高,除了2013年全国卷I第24题和2014年全国卷Ⅱ第24题考查了之外,其它年份均未涉及。时隔三年后,有关分封制的考查再一次出现在2017年文综全国卷I第24题,具体如下:

  • 拨开云雾见月明——单则史料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历史课堂教学  历史事件  组织细胞  教学效果  黎元洪  历史教师  有效性原则  问题解决  历史情境  西方文化  

    一、历史教学离不开史料 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客观的历史事实已经过去,不能借助实验加以再现,也不能直接观察,只能间接了解和认识。梁启超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

  • 价值导向 思维启迪——以2017年江苏高考历史卷22题为例

    关键词: 高考改革  历史教师  高考试题  问题类型  民国年间  价值导向  维新派  历史课堂教学  英国君主立宪制  史论结合  

    历史高考试题以其新颖的问题类型、明确的考点指向、深刻的价值观引领,历来颇受历史教师的重视。研究历史高考试题类型、突破历史试题得分障碍、预测高考试题测试走向,已成为历史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2017年江苏高考历史卷22题涉及历史知识面广、注重学生综合能力考查与学生历史价值观培养,值得细细研究与品味。

  • 历史教学的价值取向与样态更新——以高考复习课的“情境创新”和“角色引入”为例

    关键词: 高考复习  价值取向  罗斯福新政  南菁  研讨课  学习过程  美国经济危机  内容和形式  如烹小鲜  学科素养  

    一今年三月,在扬州市高考复习研讨会中,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的薛权开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研讨课,内容是"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薛老师的出彩之处在于大胆的情境创新:

  • 熟知未必深解——从高考真题看全国卷改革史备考策略

    关键词: 高考改革  改革史  全国卷  新课程改革  必考内容  开皇律  榷盐  第五琦  复习备考  得分率  

    新课程改革以来,选修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全国卷的选修是多选一,但是分值固定在15分,这个分值占的比重是很大的。而且从历年高考阅卷情况看,选修往往是所有材料题中学生得分率最高的一个题。因此,重视选修的复习,对于我们的高考备考来说,意义重大。

  • 高考中的时间观念考查——以2017年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为例

    关键词: 时间观念  历史选择  全国卷  历史进程  理解历史  南方经济  高中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  学科核心  学习过程  

    历史学是记录和解释人类从古到今一系列活动的学科,没有时间的历史是混乱无序的,任何历史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发生的,时间观念是学习和掌握历史的基础,只有将史事放在历史进程的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更准确的理解。时间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需具备的重要观念。学生通过历史时间观念的学习,能够逐步形成...

  • 知识内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历史教学设计的始与终

    关键词: 知识内化  学科核心  塑造灵魂  个人素养  萨瓦  历史情境  自我建构  内在认知  新教法  题目类型  

    随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历史的教与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注重知识传授与记忆的束缚,将课程目标延伸至增强可教化的人性。如西班牙教育家萨瓦特尔所言"教育的目标是塑造灵魂"[1],教化灵魂的教育具有人文性,以个人素养的养成、开发人的潜在能力为主题。此时的历史知识由教材中的静态转向动态,学生在学习中需对历史知识进行内化,形成自我建构的...

  • 邮票图说世界通史(一百一十八) 西进运动(四):迈向工业强国

    关键词: 西进运动  美国工业化  工业强国  农产品原料  国内市场  拓殖  手工劳作  农业工业化  美国早期  肖托夸  

    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末,美国在拓殖、开发广袤的西部疆域时,也推动了工业化发展进程,使其一跃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 华南师大历史瞭望社活动剪影

免责声明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西55号华南师范大学文科楼408室,邮编:510631。

学术顾问

发表咨询 文秘咨询 加急见刊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