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杂志是由华南师范大学主管,华南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杂志创刊于1956,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深圳实验学校 任务驱动 爆发原因 教学反思 课堂实录 鸦片战争 教学片段
2019年10月11-12日,《中学历史教学》编辑部在深圳科学高中召开了“任务驱动与中学历史教学”研讨会,研讨会的一个亮点就是分别在科学高中、深圳实验学校(坂田校区)做了6节初.高中教学片段展示,并与现场四方互动交流,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回应。为满足广大教师的需求,我们特组专稿,请开课老师将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呈现出来,以飨读者。本次分享的是...
关键词: 中外历史 认识角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新教材 转折性 教学设计 核心话题
设计思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一课是新课标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笔者紧密围绕着三个核心话题予以展开:第一个是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主要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和领导人的认识角度突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转折性意义。
关键词: 学习活动过程 文明的冲突 世界秩序 维克多 课堂教学 萨缪尔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什么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以班级学生群体为主体、以课程为载体、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课堂为活动空间、以课时为活动时间,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确定教学目标时,笔者联想到曾经阅读的两本书——维克多·李·伯克的《文明的冲突:战争与欧洲国家体制的形成》和萨缪尔·亨...
关键词: 对话教学 历史课堂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 历史细节 课改 知识结构 课程改革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到历史课程要"注意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使课程内容体现出历史学科的发展",也要吸收"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国际历史教育的优秀成果。"~([1])吸收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及课改成功经验,已成为新一轮课改的趋势。作为课改成果之一的对话教学,进入历史课堂已有十载,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反观其实践,仍然存在一些...
关键词: 对话教学 课堂模式 社会性发展 教学视角 历史核心素养 师生之间 解决思路 高中历史教材
对话教学以教材为中介,以师生持续的对话投入为前提,以师生有意义的交流、解决问题为主线;师生之间深度互动、交汇反思,从而促进学生的德性成长和社会性发展。~([1])对话教学理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满堂满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历史课堂模式,为落实历史核心素养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对话教学 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 家国情怀 培养策略 中学历史教育 教育的价值
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颁布以来,核心素养的落实成为中学历史教育的新课题。家国情怀是历史教育的价值导向,提升家国情怀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在家国情怀的提升方面,对话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对话教学 历史课堂教学 内容和形式 课堂教学改革 北洋政府 陈旧不堪 策略探析 黑暗统治
长期以来,对话教学作为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话教学的发展已经到达瓶颈期。库特哈德曾指出,"传统的对话教学方式已经陈旧不堪,急需改变其内容和形式。"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 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课堂实践 以学生为中心 亲身体验 项目确立 综合性
一、高中历史项目式学习的具体过程(一)项目确立项目式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密切联系现实世界的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团队共同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或者完成一项综合性的任务。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每位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刻理解来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民族团结教育 人文追求 家国情怀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部编教材 民族大团结 国家认同 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国家认同"的核心概念。
关键词: 新异性 史识 著名史学家 张荫麟 教学内容 观察力 梁启超
史学家要有判断史事重要性的能力,即史学家的观察力,亦即史学家选择事实的能力,梁启超称之为"史识"。在判断史事的重要程度上,著名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中提出了五种标准,其中一种便是Standard of Novelty,即"新异性的标准"。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成果展示 情境体验 统编教材 任务驱动 辩论赛 北伐战争 深度探究
2019年10月,全国创新教育成果展示培育研讨会暨山东省第四届创新教育节在山东潍坊举行,笔者有幸执教了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北伐战争》一课,下面结合此课,谈一谈如何基于"任务驱动、情境体验",进行深度探究学习。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思维能力 研究与教学 教学环节 一国两制 综合体现 表达能力
2017年出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1]在五大学科核心素养中,作为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综合体现的"历史解释"尤为抽象与复杂。因此,笔者试图借助《一国两制》一课,对"历史解释"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尝试。
关键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中历史教学 史料实证 中国古代史 东晋南朝 新课标 案例分析 江南地区
以史料为依据、用史料说话,是具有说服力地还原历史的主要手段。选择契合初中生理解的史料,则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史料实证意识"的重要途径。以《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为例,新课标对课程内容的要求是:"知道东晋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对中国古代史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总的要求是。
关键词: 填鸭式教学 历史课 新课程理念 学生的发展 以人为本 学活 适应社会发展 鲜活
有一些观点认为:历史是过时的政治,是"死的东西",历史课让学生念念背背即可,没必要花费太多的时间。这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及重知识轻能力思想的再现,与新课程理念强调的"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背道而驰,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 高中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修订 空间观念 全球史 世界格局 课标修订
高中课程改革已历经十余年,既取得显著的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未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这一问题在这次深化课程改革中得到了重视,课程标准修订组明确将"时空观念"列为五大核心素养之一[1]。其中课标修订组组长徐蓝教授认为时空观念分为时序观念和空间观念两方面[2],这两种观念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那么在教学中应该...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 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 学科学习 概括能力 学科育人价值
2018年初教育部正式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并提出了含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五大核心素养目标要求,这些素养是学生通过历史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1]可见,核心素养是一种观念意识,也是一种能力方法。
关键词: 横看成岭侧成峰 开放性试题 历史思辨能力 教学启示 批判性思维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是宋代苏轼游览庐山时写下的诗句,莎士比亚也曾说过"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在我们历史教学中,就是一种辨证的批判性思维,即历史思辨。这种辨证的批判性思维在新课程改革后的高考改革日益彰显,特别是在历年高考开放性试题的考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以全国卷Ⅱ第42题为例,探讨高考对历史思辨能力的考查及中学历史...
关键词: 形象直观 一线教师 形象感 命题者 命题立意 更高质量 江苏卷 高考试卷
历史漫画型试题以其漫画史料形象直观,但又丰富深刻的特点备受命题者的青睐。漫画型史料给人一种直观的形象感、感性的幽默感,细细品味,又让人有思维深处曲径通幽的深邃感。漫画型试题无疑是严肃紧张高考试卷中一道清新悦目的风景。但是如何更高质量地命制漫画类试题,值得一线教师深思和研究,笔者试从命题立意的视角,以江苏卷第11题为例,谈谈此...
关键词: 法治研究 雅典民主 权力来源 历史情境 法庭
2019年全国Ⅰ卷32题通过设置真实的学术情境,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如何解读这一复杂的历史情境,学生需要储备有关雅典民主、法治的知识。民众法庭的职能和地位是怎样的?民众法庭和公民大会谁的权力更大?民众法庭对公民大会的审查是对公民权力的否定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结合当前雅典法治研究的一些成果谈谈个人的看法,敬请方家指正。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计量史学 批评指正 中考历史 前沿成果 新课程改革 尝试探讨 史学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中考历史命题越来越借助于史学研究的前沿成果作为媒介,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实现考试的甄别功效,其中计量史学在中考历史试题中有所呈现,成为近年来中考历史命题的一大亮点。笔者结合2019年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尝试探讨计量史学的内涵以及如何应答。不当之处,还请方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 中学课堂 历史课堂 教育工作者 新课改 俄国十月革命 必修一 人教版 历史教学内容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活动的历史。因此,历史人物是历史教学内容中的主角,是中学课堂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关注历史人物在教学中的地位,但大多侧重于"怎么教历史人物",对于"怎么用历史人物教"仍然缺少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十九世纪 电学和磁学 电磁学 电和磁 科学技术 电能 西方各国 物理学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西方各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为十九世纪晚期科学技术的一系列新突破提供了条件。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新突破首先体现在电能的应用。电能的应用始于电磁学的发展。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物理学家们将电学和磁学结合起来,电和磁的研究迅速开展。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会 学会副秘书长 换届大会 重庆北碚 分支机构管理 学术年会 理事会 委员会
2019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理事会换届大会在重庆北碚隆重召开。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东燕、中国教育学会分支机构管理部负责人卢霄龙等出席会议。会议选举了第九届理事会代表。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西55号华南师范大学文科楼408室,邮编:51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