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

杂志介绍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部级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创刊于1972,发行周期为半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

部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 国际刊号:1002-2198

  • 国内刊号:61-1036/G4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全年订价:¥280.00

  • 全民抗战的巨浪(漫画)

    关键词: 全民抗战  漫画家  全面抗战  创刊号  日寇  

    1937年7月7日,日寇在北平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开始了全面抗战。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漫画家也纷纷拿起笔来,投入抗战救亡宣传。蔡若虹所作的这幅《全民抗战的巨浪》,就刊登在上海漫画家救亡协会创办的《救亡漫画》王日刊创刊号封面上。

  • 历史教育理论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3):我们能为学校的历史教育辩护吗

    关键词: 历史教育  学校  教育理论  辩护  日常生活  历史文化  不可或缺  发展中大国  民族发展  公民社会  

    学校历史教育不能够解决日常生活难题,为此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一门无用的学科。具体言之,学校历史教育不能像数学、语文、外语那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实际的用途。历史教育在学校“萎缩”是不争的事实,无论从国家的角度把它抬得多高,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都无济于事。本来源自历史文化的信念,理应成为国家或民族发展不可或缺的巨大...

  • 刍议文明史的特点和结构

    关键词: 历史课程标准  文明史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中国教育学会  指导委员会  教学研究会  结构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教学研究  现代教学模式  

    杨向阳,本刊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1993-2005年),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评审委员会学科专家组成员等职务。多年从事学科教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开设“中学历史教学论”、“历史教育科学研究...

  • 要慎重地选择和使用图像——商鞅变法教学反思

    关键词: 教学反思  商鞅变法  图像  中国古代史教学  慎重  初一学生  变法内容  井田制  

    商鞅变法不仅是战国史教学的重点,也是整个中国古代史教学的重点。应该说,依据《史记》《商君书》和《战国策》等文献资料,我们已经可以生动地给学生讲述这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改革了。但是,要让十二岁左右的初一学生真正掌握废除井田制、奖励军功和耕织等变法内容,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为此,我和许多同行一样,一般都要利用图像使某...

  • “母亲河”教学反思

    关键词: 教学反思  母亲  教学过程  公开课  社会课  教师  历史  

    我曾承担过一堂全校公开课,课题叫“母亲河”。回想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深深体会到要做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历史与社会课教师是多么的不易。与此同时,也让我体验了教学的成功与教学的乐趣,并感受到教育的力量与教师的使命。

  • 生物科学、海洋经济、新材料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新材料技术  生物科学  海洋经济  中学历史教学  当代世界  指导委员会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与现实  世界史教学  问题教学  

    当代世界问题教学,乃中学历史教学一大薄弱环节,为帮助中学师生从全球角度认识历史与现实,更全面地看待当代世界,应本刊编辑部特别邀请,本刊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知名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黄安年教授撰写了穴当代世界六十年《当代世界六十年(1945-2005)系列专题文章,并从2006年起由刊连载。愿我们的这一策划借助黄先生的笔触,能够对中...

  • 走进文献的历史——循着红军先辈的足迹(之三)

    关键词: 红军长征  历史教师  红四方面军  文献  长征精神  高原缺氧  第一人  新时代  父亲  朋友  

    从网上得知,上海有位历史教师叫邓玉平.为了缅怀曾当过红军已辞世十多年的父亲、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她非常执著地要循着父亲的足迹走一遭。2004年暑假,她背起行囊,终于实现了这一夙愿。邓玉平此行路:漫漫,途经川、甘、陕三省近10个城市60余个城镇.访问了十几位红军老战士.走访了各地党史办.参观了50余处革命旧址.搜集了大量红军...

  • 另一种课程资源:历史教学的交互合作

    关键词: 历史教学  课程资源  合作  交互  教师角色  备教材  教学方式  课程实施  多渠道  教改  

    随着教改的深入,教师角色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极大改变,那种“先备教材,后教教材”的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教材固然重要,但绝不是教学的惟一资源。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材是教学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手段,为教师多渠道地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了平台。

  • 香港高中新课标教材特点评析——以新亚洲麦美伦出版公司2004年版《中国的现代化与转变》为例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材  香港特别行政区  教材特点  出版公司  中国的现代化  2004年版  新课标  中学历史教学  亚洲  历史课程标准  

    近些年来,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出于不同的目的。中学历史教育的改革问题受到华人社会的普遍重视,港、台、大陆的教育行政部门都先后颁布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并在此指导下,编写了不同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这些教材各具特色,互有优长,由于社会环境不尽相同,立场也不尽一致,因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同地区出版的教材自然也存在一些...

  • 由郑和下西洋想到的——高三历史热点问题课堂教学设计

    关键词: 课堂教学设计  历史情境  郑和下西洋  热点  高三  学生活动  教学交往  教育创新  结构理论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姑为“双主”教学结构理论,强调教学的交往互动性,教学中的相互影响、相互合作、相互矛盾等是教学交往的不同表现形式,而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自我出新、自我生成、自我繁衍的过程,是在一定的时空中由教师与学生交互作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教育创新的平台,是师生点燃灵感、激发创新、集聚...

  • 死与生:中国近代宪政精英宋教仁

    关键词: 民主宪政  宋教仁  中国近代  近代中国  宋庆龄  电视剧  

    近日,看到了两则引起我深思的报导,一是当《走向共和》剧中出现宋教仁时,据说有人问:“这宋教仁就是宋庆龄的父亲吗?”二是《中华读书报》的“荧屏舛误举偶”说:“电视剧《日出东方》中,剧中的‘’在读报时说:‘就要结婚了。新娘是宋教仁的第三个女儿。…非但此宋非彼宋也的张冠李戴,而且事实性的错位与历史性的误解也不禁使人扼腕唏嘘...

  •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以唐人咏昭君诗为例

    关键词: 歌诗  文章  唐人  创作题材  古代诗歌  诗歌发展史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思想情感  表现手法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重要一类,它直接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与此相关的故事为歌咏题材,寄托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某种议论或见解。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史为创作题材,咏为表现手法。众所周知。唐朝是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巅峰时代,咏史诗的创作在唐朝也承前启后进入繁盛期,既有单篇鸿制,又有联章组诗,而且名篇佳作繁多,作者层...

  • 对历史、民族、学校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 民族认同  历史课程  学校教育  组成部分  民族特征  教育背景  储存库  理论化  原因  讲述  

    由于民族和历史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因此我想在这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集中讲述这一辩证关系的三个方面。首先,我想将导致历史是引起有关民族认同讨论的原因之一,也是其组成部分之一的方式理论化。其次,我想对学校是否应该被看作是一个储存一些构成民族特征的东西的储存库提出一些吹毛求疵的评论。最后,我将通过主要参考,一些我最熟悉的特定...

  •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导读

    关键词: 宣言  导读  奴隶  黑人  解放  人的自由  压制  

    鉴于合众国总统于1862年9月22日的一个宣言中曾包含下述内容: “在1863年1月1日其人民仍反叛合众国的任何州或一州之指明地区中,所有被役为奴的人从彼时起即永获自由;合众国政府,也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而当他们或他们中的任何人为实现其自由而作出任何努力时,将不对他们实行压制或采取压制的措施。

  • 历史课堂生成性资源流失现象透视

    关键词: 生成性资源  资源流失  历史课堂  现象透视  现代教学论  教学过程  历史学科  发展性研究  课程资源  教学情境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各种状态和表现都可能成为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有重要意义的课程资源。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中,提出了把学生当作教学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的观点,并将其分为基础性资源、互动性资源、生成性资源、原始性资源、方案性资源和研究性资源六类。其中,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

  • 有感于学生的“落后就要挨打”观

    关键词: 激励学生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现代史  爱国主义教育  不平等条约  

    在讲述中国近代现代史的过程中,为了激起学生的爱国心,树立责任意识,我一次又一次地告诉学生“落后就要挨打”的史实与感悟。一场场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全面侵华……;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我企图用这些铁的史实和血的...

  • 贵族沙龙文化与近代法国社会

    关键词: 法国文学  社会形成  龙文化  贵族  近代  18世纪  文化现象  进步作用  诙谐幽默  法兰西  

    贵族沙龙文化,指17、18世纪法国贵族和社会名流谈论文学、艺术、哲学等问题,进而在法国社会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探讨这种文化对法国文学、艺术、哲学的巨大影响和进步作用。尽管岁月流逝、斗转星移,我们仍能透过历史,感受到法兰西民族那富于逻辑的雄辩,浪漫奔放的激情,高贵典雅的服饰,诙谐幽默的性格,有容乃大...

  • 导向与效用:全国教师热评2006年高考历史试题——高考备考需要一颗平常心——由2006年高考试题所想到的

    关键词: 高考备考  高考历史试题  高考试题  平常心  教师  导向  考前  

    每年的高考备考就像买福彩一样,考前多方信息,多方研讨,确定某某为热点,某某为重点,必考;某某为冷点,不可能考……

  • 全国文综卷Ⅰ历史试题评析

    关键词: 历史学科  试题评析  文综卷  历史基础知识  试卷命题  文科综合  学科内综合  全国高考  相对稳定  总体趋势  

    从近几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命题的方向和重点来看,今年历史学科的命题,一方面在总体趋势上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特点,如文科综合试卷结构、历史试题的题量与分值与去年保持一致;命题突出考查了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且以历史学科内综合为主;而且考查了学生运用历史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如在新的历史情境下,阅读、理解、分析、从教...

  • 论高考命题能力要求、难度和科学性的统一——评2006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

    关键词: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高考命题  能力要求  历史试题  科学性  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难度  教育部考试中心  教学大纲  试题设计  

    国家教育部对高考进行改革,实行综合能力测试,其指导思想是加强能力培养。原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马金科在2000年就指出,综合能力测试“总体上将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范围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转变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在考查学科...

  • 以“文明史观”命制试题——2006年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的特点

    关键词: 历史试题  文明演进  文科综合  史观  人类历史  命制  人类文明  阶级斗争史  史学研究  政治经济  

    当前,我国史学研究的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坚守阶级斗争史范式的研究者越来越少,采用新范式的研究者日渐增多,而在新范式中,人们日益重视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视角来研究历史,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文明史涵盖的内容超出了以往通史中以政治经济为主的范围,形成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的观点。其实,如果我们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看人类历史的...

  • 全国卷Ⅰ历史试题:奏响文化旋律

    关键词: 历史试题  文化视角  全国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旋律  社会主义运动  政治民主化  国际关系  中华文明  对外政策  

    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以其崭新的命题视角与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笔者以为,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文化视角,其在历史试题中的显现,主要是对中国近现代政治民主化、社会主义运动、国际关系、中华文明、中国的对外政策五个专题的考查,而且,五个专题整体上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可以说,2006年文科综合全国卷Ⅰ的历史试题,奏响了文...

  • 精彩和无奈共存——2006年文科综合全国卷Ⅰ历史试题评析

    关键词: 试题评析  文科综合  全国卷  历史  共存  无奈  政治史  试卷结构  

    1.政治史复兴.与2005年的试卷结构相比,2006年文综卷Ⅰ历史部分的政治史比重大幅度上升,特别是在选择题部分,可以说就是政治史的天下,直接分值40分左右,与主观试题的文化史和经济史三分历史部分的分值,有些题目虽然不是直接考查的政治史,但仍和政治有关,如第23题《堂吉诃德》和《水浒传》的比较,虽是以文化史的形式显现,但正选答案仍...

  • 浓浓历史意 殷殷时代情——2006年文科综合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的现实性解读

    关键词: 历史试题  文科综合  全国卷  解读  历史知识  国家利益  人类命运  和平发展  价值取向  

    2006年高考文综卷Ⅰ历史试题与往年比较,虽然在内容的选取上回归“历史”,远离“现实”,但是在思想立意上仍以现实立意,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巧妙地建立联系,寓现实问题于历史知识之中,关注国家利益、人类命运,渗透和平发展思想,表达出强烈的现实关照和价值取向,寓意深刻而丰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 2006年高考文综卷Ⅰ第21题质疑

    关键词: 高考  文综卷  关系问题  全国卷  考生  难度  学生  解答  

    200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第21题考查的是法德关系问题,所给的答案是B项。答案本身倒也无可厚非,但是对广大考生来说,实在是勉为其难。根据考生在高考后的反映和笔者的调查,这道题的难度明显偏大,能解答对的学生寥寥无几。

  • 文科综合全国卷Ⅰ第37题的不足

    关键词: 第37题  文科综合  全国卷  中国文化  参考答案  人类历史  多样化  汉文化  各民族  

    1.第(1)问关于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参考答案表述欠妥。第(1)问关于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参考答案是“从分散走向整合”。分散是指缺乏联系。一提起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我们想到的是,它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从此,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这里用“分散”一词...

  • 第37题:注重学科综合 彰显思维能力

    关键词: 学科综合  第37题  思维能力  彰显  历史学科能力  中华文明史  全国卷  高考  学生  

    200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的37题(中华文明史题)是一道设计精巧而且综合性较高的好题,它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其具体特点有如下四个方面。

  • 稳定与变换的协奏 传承与创新的统一——简评2006年高考文科综合四川卷历史试题

    关键词: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高考试题  稳定  历史试题  四川  创新  传承  简评  命题专家  自主命题  

    “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是人们评析高考试题的常用语。但稳定与变换、稳定与创新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要真正将二者结合并统一起来,绝非易事。首次承担高考自主命题任务的四川命题专家出手不凡,其所命制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让稳定与变换和谐协奏,基本上达到了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实为难能可贵。

  • 文综四川卷历史试题:“变脸+麻辣烫”

    关键词: 历史试题  四川  变脸  自主命题  高考  学生  中等  

    2006年高考文综四川卷历史试题,总的来说比较温和平稳,重视基础,没有什么太偏、太怪、太难的试题,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而言,有许多可以发挥之处,应该说是一次成功的自主命题实践。当然,也因为是第一次自主命题,又体现出了“变脸+麻辣烫”的四川特色。

  • 四川卷第39题:一道似熟而新的好题

    关键词: 四川  跨学科综合题  历史学科  人类社会  经济中心  世界科技  主干知识  中学历史  发展史  近现代  

    2006年高考文综四川卷第39题是一道跨学科综合题。其中第(4)(5)问是关于历史学科的试题,围绕本大题的主题“在人类社会近现展史上,出现过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的转移”进行设问,考查的内容既是中学历史的主干知识,也是考生十分熟知的内容。但是,该试题另辟蹊径,颇富新意,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 2006年高考历史试题评析来稿摘要

    关键词: 高考历史  试题评析  中学历史教学  引导学生  摘要  来稿  情感态度  第37题  中西文化交流  历史试题  

    浙江省兰溪市第三中学戴胜旗老师通过对2006年多份全国高考文综卷中历史试题的分析,认为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人文性,即加强文化史考查、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如全国文综卷Ⅰ的第37题中华文明题、全国文综(北京)卷第37题“18世纪以来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题、全国文综(天津)卷第37题“书籍翻译与中西文化交流题”等...

  •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历史试题

  •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Ⅱ历史试题

  •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历史试题

  • 《中学教学参考》系列杂志

  • 2006全新打造《导学大课堂》——《导学大课堂》,值得信赖!

    关键词: 大课堂  导学  教辅图书  教学实践  课程背景  中学  教师  

    “乱花渐欲迷人眼”,这无疑是时下中学教辅图书的状况,但琳琅满目的教辅图书中真正称得上品牌的并不多见。作为教师,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实践中,要寻得一本像样的教辅资料,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

  • 为什么要印这个报?——《劳动界》发刊词

    关键词: 发刊词  孩子  热天  睡觉  

    为什么要印这个报?因为工人在世界上是最苦的。无论是热天,无论是冷天,天还没有亮就爬(一作“扒”)起来,上的上工场里去,到的到田里去,做的做事情去。天黑了,大家部睡了觉的时候,方才能够休息。天天顶少也要做上十五六点钟的工,睡觉顶多也不过五六个钟头。他们就是这样苦,这样做得多。他们还是住的没有得好的住,吃的没有得好的吃,...

  •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

  • 蓬巴杜夫人:一个不可小觑的女人

    关键词: 女人  资本家  美人  家庭  

    蓬巴杜夫人,原名让·安托瓦内特·普瓦松,出生于巴黎一个金融资本家家庭,美貌倾国,才智过人,富有教养,受到国王路易十五的疯狂追求,被晋封为蓬巴杜侯爵夫人。路易十五是个爱美人胜过爱江山的人,有了蓬巴杜夫人这个“比谁都好”的美人做情侣或用中国话叫爱妾,他自以为一生什么都可以不再多想了。

  • 2006年成人高等教育招生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陕西师范大学校内,邮编:71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