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部级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创刊于1972,发行周期为半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关键词: 反抗者 犹太人问题 希特勒 暗杀计划 外交部门 反对派 莱比锡 国内
纳粹德国内部反抗希特勒的往事大都已被人们忘却。在大多数人看来,“德国内部的反抗活动仅限于1944年7月20日那次失败的暗杀计划。然而,希特勒的反对派从1937年起即已开始形成,其中还包括一些起初曾拥护过希特勒的人,最早的反抗者中有这样一些成员,诸如莱比锡市长卡尔·戈台勒,他于1936年在反犹太人问题上与纳粹集团决裂;还有德国前驻罗马...
关键词: 高考历史 命题改革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总设计师 改革开放 人生命运 知识青年 全国统一
1977年夏秋之交,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作出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决策。是年末,中断11年的我国高考得以重新举行。事虽仓促,却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更被十年动乱耽误了的广大知识青年称之为改变人生命运的考试。该年,历史即为考试科日之一,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命题。1978年,包括历史在内的各科试题全国统一命制,高考走上正轨...
关键词: 无条件投降 日本 德国 政治斗争 认输 拳击 回合 力竭
如果某拳击手在败场认输之后,又自吹:“嘿!我比那个打到第十回合就精疲力竭无条件认输的拳击手优越哩!因为我在第尤回合就认输,我本来还有力气打第十回合.我应被看作是有条件认输。”如此荒谬的自吹,人们自然会报以嘲笑。其实,这样的自吹者,在拳击场上罕见,在政治斗争场合却不乏其人。日本的清濑一郎和江藤淳,就因此而臭名昭著。他们曾...
关键词: 古代社会 中国 地主阶级 政治文化
“为政之要,重在得人。”所谓取士制度,即古代社会的选官与任吏制度。它既是我国古代地主阶级维系其统治的重要工具,也是我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
关键词: 中华民族 重读 悲哀 大和民族
《现代女报》2004年7月2日刊登了一篇题为《两个受害之城的比较》的短文,笔者当时读后,心犹刺痛般难受,很为中华民族而感伤。近日重读此文,又有所悟,感觉两个民族一样可悲,谁也好不到哪儿去!中华民族之可悲,在于“好了伤疤忘了痛”;大和民族之可悲,在于竟然不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标 学科体系 历史课程标准 文化史观 修订工作 历史教育 历史教师
对于课程改革来说,课程标准是基础、前提,更是目标和导向之所在,由于绝非夸张地说它是牵一发而动全国的,故谁都知道课标的编制,来不得半点草率。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参与比次课标修订的专家们,能够广泛征信并虚心听取意见,这至少在本刊编者看来是令人欣喜的负责任的举动,但愿这一举动能够取得上佳成果,赢...
关键词: 历史与现实 历史教育 契合点 历史课堂 历史教学 死记硬背 中学生 有效性
历史,在一些中学生的心目中,总是犹过眼烟云虚无缥缈,总是与人们的生活相去甚远。于是,除了为应付考试而不得不死记硬背外,似乎别无学习的兴趣、动力和功效可言。其中原因说来很多,但根源之一恐怕就在于,我们在历史教学或历史课堂中,没有很好地寻求和建立历史与现实之间的鲜活联系,或者把历史与现实固有的鲜活联系给削弱甚至割裂了。倘...
关键词: 历史课堂 教学有效性 历史著作 主编 课程改革 教育共同体 区域联动 互动共享
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更大的自主权,同时也加重了教师身上的责任。肩负沉甸甸的担子,自然就走得有些趔趄和缓慢。因此,课程改革的推进要能更加平稳和快速,就迫切需要改变教师单打独斗的局面,建立起人员协作、区域联动、互动共享的历史教育共同体。赵亚夫教授主编的《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在这方面作了一次成功的尝试。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历史 美国 得体 人生观 世界观 思考者 批判性
“NHD(National History Day即全国历史日)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现在我在观察或在阅读时,会寻找这些内容背后深刻的含义。学会如何分析事物,很快使我变成一个批判性思考者和一个善于解决问题的人。现在我找到了令自己颇感自豪的东西——这是我的优势之一。
关键词: 宗教组织 青帮 会社 秘密 近代中国社会 水手 学术界
青帮是我国近代重要的秘密会社组织,学术界对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组织的专门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拟对青帮的形成过程进行简要的梳理与分析,以揭示其发展历程和近代中国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 历史教育 思维价值 引导 测试 中学 现代教育 传统教育 教育体系
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名称始于杜威,传统教育是指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体框架的教育体系。杜威把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称之为传统教育,而把他自己主张的教育称为现代教育。现代教育萌芽于上个世纪初,一个多世纪以来,又有了很大的转变和发展。
关键词: 先行组织者 高中历史教学 教育心理学家 知识架构 学习者 60年代 奥苏伯尔 策略性
“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简称组织者,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ubel)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心理学术语。所谓先行组织者,就是以学习者已经熟悉的知识为基础而设计出一套清晰的、有组织的引导性材料。其主要策略性功能在于:在教学开始时将引导性材料提供给学生,帮助他们在学习新内容之前,能在已知的知识...
关键词: 学生学习 自我实现的需要 历史 学习内容 尊重学生 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 学习目标
一、突出学习的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习是个人的事,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都是自己制定和选择的,只有当学生正确地了解所学内容的用处时,学习才成为最好的、最有效的学习。这一学习观提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允许学...
关键词: 历史课堂教学 问题情境 学生情感 思维 教师 高中
“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吕叔湘语)所谓“活”,活在学生的情绪、兴趣,更活在学生的思维、思想。“活”,是形式,是过程,也是状态。那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怎样才能“活”起来呢?我以为要素很多,但问题情境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在我看来,问题情境,是历史课堂学生情感与思维的内在促变之酶。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价值观教育 历史教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 六届六中全会 思想文化建设 思想道德教育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是我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部分,关...
关键词: 高考历史试题 一线教师 文综卷 有效性 导向性 文综试卷 高考试卷 命题思想
2007年高考试卷主要分为全国卷和各地卷两大类,从文综试卷看,各地试卷大都遵循自2000年采用综合能力测试改革以来的命题思想,试题内容大都是与现实问题相关的学科主干知识,只有全国文综试卷Ⅰ是比较特别的一套试卷。只要打开各网站有关全国文综试卷Ⅰ的评论,就可以看到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帖子,大都是持否定态度的评论。痛心的谩骂、愤怒的...
关键词: 历史试题 印象 情境化 多元化 成人化 文综卷 专业化 后阶段复习
2007年6月8日上午11时30分,从考场走出来的学生兴奋地告诉我:“老师,您在最后阶段复习的历代军事沿革、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新中国的外交发展、中美关系及美国的中立政策、北京迁都等专题都考到啦!”晚上,又在网上看到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历史试题,欣喜之余又颇感沉重,对历史试题也有了如下印象。
关键词: 历史试题 长处 全国卷 评说 文综卷
笔者认为,2007年全国文综卷Ⅰ历史试题与往年相比.逊色很多。概言之,就是“长处与不足并存,想说爱你不容易”。
关键词: 历史试题 文综卷 社会形态理论 课程改革 高考改革 高考命题 历史知识 新课程
综观2007年全国文综卷Ⅰ历史试题,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突出文明史观,体现课改精神。高考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因而立足新课程、关注新课改也就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新课程摒弃以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呈现历史知识的范式,
关键词: 文综卷 历史选择题 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改革 试卷评析 历史试题 学生能力 知识迁移
网络、报刊对高考试卷评析如潮,而对全国文综卷Ⅰ历史试题也是褒扬有加,说什么“注重考查学生能力”“注重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新课程改革”“注重知识迁移,突出能力立意”,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并在反复探究之后,想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武林当中常用的四个字——“剑走偏锋”!
关键词: 文综卷 路牌 照片 历史 大农村 北京 学生 考生
说全国文综卷第19题立意好,是指从“北京某街道老路牌照片”入手,再现历史的原貌,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思考。如果是北京的考生,或许对这段历史这一图片还知道还清楚,可对全国广大农村的考生来说,也就有些陌生了。只凭一张老路牌照片,要求学生答出“此路牌设立的时间”,确属不易。即使是高三历史老师,也要思考一定时间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关键词: 历史试题 2007年 中国 高考 试卷分析
总体上看,2007年全国文综卷Ⅰ历史试题体现了稳中求变的原则,与最近三、四年文综卷历史试题相比,也有创新,但更多是不足。
关键词: 历史试题 文综卷 高考 解读 识记能力 选择题 唐太宗
2007年高考文综卷Ⅱ历史试题的十二道选择题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识记类。第14、16、17、18题,解答这些题比较简单,只要认真学习教材,达到知识的识记能力的学生就能回答。第14题见《中国古代史》(2003年版,下同)教材第75页:“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关键词: 高考 文综卷 问路 阅读能力 语文学科 三民主义 课本知识 知识掌握
从2007年高考文综第38题第(2)(3)(4)问的设问看,应该说考查的是学生语文学科的阅读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因为,既不涉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也不涵盖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的课本知识,如此用材料设问进行考查,不但使教者再强调知识掌握的重要性也很难使学生信服,也使教者不知如何把握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标准和尺度。
关键词: 历史选择题 注释 小字 教材 文综卷 全国卷 高考
就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历史选择题言,卷Ⅰ有6题、卷Ⅱ有5题出自教材中的小字和注释内容,几乎占到选择题的半数。
关键词: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北京卷 新史学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高考 细读
拿到《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以下简称“北京卷”),细细读后。不由十分振奋。窃以为,概括起来,“北京卷”具有新史学和新方法两大特色。
关键词: 高考历史试题 第26题 广东卷 新课程 运用能力 学生探究 历史问题 研究意识
广东卷第26题最大的亮点是突出了对学生历史研究意识、能力和方法的考查,体现了与高校历史教学相衔接的特点。在以往的历史试题中,我们重视的是对学生的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复述、再认等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考查,而“运用能力”则主要集中在对比、概括、论证、综合等方面,忽视了对学生历史研究能力的考查。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们“...
关键词: 高考历史 广东卷 简评 新意 非选择题 试卷结构 题型分布 新课程
新课程高考历史广东卷的特点是“稳、变、新”俱全,“形神”兼备。 一、形式、内容保持稳定,但稳中有变 2007年试卷结构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分选择题(单选题)、非选择题;分值安排、题型分布、题量大小也与往年保持一致。形式的稳定给考生以熟悉感和亲切感,有利于考生拿卷答题时迅速进入状态,发挥水平。
关键词: 大气 严谨 材料解析题 高考历史 全球史观 第17题 科技协作 第27题
纵观2007年高考历史江苏卷,大气不失严谨。 大气之一: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前后浑然一体。突出全球史观。第17题以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之语引入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第24题用的话语导人中国参与世界性科技协作研究的史实,第27题通过回答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来论证联合国的变迁,第29题结合中日关系分析研究日本近现代的发展历程,第30...
关键词: 高考历史 江苏卷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东晋南朝时期 八国联军侵华 主干知识 思想原则 资产阶级
高考历史江苏卷所考查的内容是学科主干知识,体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思想原则。涉及的主要考点:都江堰的建造者、秦朝“书同文”、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开发的原因、元朝宣政院辖地位置、明朝统一中国的特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无产阶级先于资产阶级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历史试题 自然和谐 山东 着陆 平稳 高考 课标教材 文科综合卷
2007年山东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可用八个字概括:自然和谐,平稳着陆。 命题技术娴熟,避免版本纠纷。四个版本新课标教材各有特点,都属于对课程标准的阐释。题目如何设计,答案如何制定,教材究竟在试题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尽管考试大纲已有明确阐述,但在见到试卷之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有各种猜测和不安。
关键词: 山东问题 文综卷 山东经济发展 近代山东 文综试题 第29题 先秦时期 对外贸易
“浓浓的山东味,深深的山东情”,是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试题的一大特色。第29题以山东问题切入,纵贯山东古今。该题先以材料的形式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回顾了山东在中国先秦时期的历史地位;接着呈现了近代山东兴办教育的情况,以及教育对近代山东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最后以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对外贸易逐年迅速增长的史实,论证了中央“走...
关键词: 历史试题 四川 高考 简评 平稳 命题思路 命题者
从总体上看,2007年高考文综四川卷历史试题在稳定、稳妥的基础上,体现了命题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命题思路。变化与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关键词: 历史试题 稳步推进 印象 重庆 能力考查 中非关系 阅读课文 世界史
第一。社会热点与能力考查有机统一。反猜题押宝相对成功。第39题考查中非关系,教材涉及的内容很少,且大部分是阅读课文,高三师生一般都不会将其作为重点进行准备,甚至根本不去理会。世界史常常是将美、英、法、德、日等作为重点,因此,考非洲可以说是在所有历史老师的意料之外。但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关键词: 历史题 熊猫 四川 恐龙 民生问题 主干知识 高考试题 文化问题
2007年四川文综历史题,初看起来就像熊猫那样温柔亲切,招考生们的欢喜。因为试题涉及的六大问题(吏治问题、民生问题、民俗文化问题、德国问题、文明交流问题、中苏关系问题),既不偏怪,也不陌生;既是教材的主干知识,又是重点知识与社会热点;既有高考试题的神秘感,又有人文精神与民生问题巧妙结合的亲切感;甚至还有些是考生在考前多次...
关键词: 历史观点 领导人 社会 池田大作 香港大学 未来观 近代史 王赓武
池田大作:其实本来应该和亚洲人民缔结友谊,将世界导向和平的方向。要是领导人抱持这样的“历史观”,即“未来观”,日本的近代史就会完全改观吧。 所以历史观点很重要。前香港大学王赓武校长曾明快地说:“如果领导人误解历史的话,将对种种决定带来不良的影响,造成社会走向错误的方向。”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陕西师范大学校内,邮编:71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