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

杂志介绍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部级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创刊于1972,发行周期为旬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

部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 国际刊号:1002-2155

  • 国内刊号:61-1031/G4

  • 发行周期:旬刊

  • 全年订价:¥280.00

  • 灵感与嬗变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阅读  

    对于一个喜欢写作的人来说,他的心情往往如天气般变幻莫测。他的心思也常常会细腻得纤毫毕现。试想,如果没有一双善于捕捉周遭世界细小变化的眼睛,他如何能创造出真正富于生命质感的不朽佳作。

  • 本期封面人物简介

    关键词: 人物简介  封面  教育研究成果  中学语文  语文课堂  语文教育家  高级教师  先进个人  

    田大璜——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基础教育研究成果评比“先进个人”,中语会课堂优化策略研究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探源“三老”现代语文传统,融汇吴越地域文化因子,师从语文教育家蔡明先生,致力于“生态语文”教学研究。语文课堂富有生机、生趣,

  • 语文素养的简约化培养途径初探

    关键词: 语文素养  简约化  培养  教学体系  实践系统  语文知识  人文性  工具性  

    语文素养包括了工具性和人文性,但因没有从学理上辨清二者关系,故在当下以语文素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远比不上以语文知识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运用那么广泛。因此深入研究语文素养教学体系的学理系统和实践系统,乃是当务之急。

  • 一半是海水 一半是火焰——面临抉择的中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海水  火焰  教学发展  

    中学语文教学发展至今,走过了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当今的语文教学已经不再是简单地用“回归”或“创新”所能概述的了,因为中学语文教学正处于抉择的关键时期。

  • 高效课堂之我见

    关键词: 高效课堂  语文教学研究  热点话题  话题讨论  心声  

    “高效课堂”的确是当下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话题,本刊三期付梓后,依然有大量新鲜来稿。作者意犹未尽,心声难抑,编者自然不能无动于衷。为此,本期仍将“高效课堂之我见”锁定为讨论话题,限于版面,只能遴选几篇予以刊发。虽然关于“高效课堂”的话题讨论到本期暂告一段落,但本刊今后仍将以各种形式继续关注“高效课堂”。

  • 山奇水异人不俗——《与朱元思书》(节录)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关键词: 世俗社会  文本解读  教学设计  南北朝时期  山水小品  文学家  富春江  

    【我解读】 《与朱元思书》是南北朝时期梁代文学家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书信,课文为其节录。作者借对旅途所见的富春江两岸秀美雄奇的山光水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同时也含蓄地流露出对世俗社会的鄙弃。这篇山水小品虽仅144个字,却将一座奇山、一条异水、一个不俗之人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 奇山蕴秀 异水涵情——《与朱元思书》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关键词: 文本解读  教学设计  日常事务  生动形象  富春江  书信  美景  

    【我解读】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由于作者重在描述行旅所见,抒发自己的心志。所以它与一般书信不同:没有问候的套语和对日常事务的叙述,而是以清词丽句来描绘美景。全文仅144个字,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富春江自富阳到桐庐间的山光水色,描绘了祖国南方江山秀丽雄奇、灵动多姿的奇异美景,读来令人欣然神往。

  • 感悟“和谐”——《散步》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关键词: 文本解读  教学设计  感悟  田园牧歌  和谐相处  和谐统一  

    【我解读】 备教《散步》,“和谐”这个词始终萦绕在脑海中。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图画,内容虽浅显易懂,但处处体现了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景的和谐统一以及句与句的和谐一致。

  • 谦谦君子 渊源文化——《散步》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关键词: 文本解读  教学设计  源文化  君子  神话故事  文本细读  后羿射日  

    【我解读】 孙绍振教授在《文本细读》一书序言中说:“文本微观解读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还原’与‘比较’。”那么,孙教授所说的“还原”究竟指什么呢?不妨举个例子,当读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时,虽然内容不同,故事各异,但如果我们用“还原”的方法解读,

  • 中考作文快速构思三法

    关键词: 中考作文  中国古典诗歌  开头  

    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讲究起、承、转、合。所谓“起”,就是开头;“承”,就是承接、展开;“转”,就是从另外的角度切入;“合”,就是合拢。

  • 详略适度让学生作文篇短意深(下)——《详略处理得当》作文教学实录及点评

    关键词: 学生作文  教学实录  力度  学习  

    三、详略的力度 师:为了避免走进详略的误区。我们接着学习如何把握详略的力度。请大家快速浏览表现父爱的《轻轻掩门》,然后说一说画线处的详略处理是否合理。

  • 对联里的朴素读书观

    关键词: 读书观  对联  朴素  

    我最喜欢的是那些明白如话的关于读书的对联。它们或散落于历代典籍中、或镌刻在沧桑的祠堂里。

  • 焕发“声”机 “点”亮课堂——余映潮语文教学“求味”“求约”艺术研究初探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余映潮  艺术研究  课堂  中学语文  2009年  

    他自1993年始,为某杂志撰写“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这成为中学语文界第一个由个人坚持了八年的专栏:迄今发表各类教学文章一千二百余篇,学术专著《听余映潮老师讲课》再版四次;他的创意教学设计课例,截至2009年11月18日的公开课《陈太丘与友期》,

  • 《醉翁亭记》注释疑义试析

    关键词: 注释  美好  教参  课本  

    《醉翁亭记》一文有几处注释值得商榷,兹辨析如下。 “佳木秀而繁阴”中的“佳”字。人教、苏教两版课本及配套教参均将之释为“好”“美好”。笔者以为,此注释值得商榷。“佳”固然有“好”“美好”之意,但此处应当作“大”讲。

  • 优化导语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教学效率  计提  导语  优化  语文教师  语文教育家  教学艺术  导入语  

    一位语文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节完整的语文课离不开‘三语’:导入语、过渡语和结课语。精彩的导入语,犹如芬芳宜人的花香,能将采蜜的学生引入知识的百花丛中;精妙的过渡语。恰似攀登云端的天梯,能帮助学生攀上知识的天宫;精美的结课语,好像余音绕梁的音乐,能够绕学生之耳三日不绝。”本着丰富一线语文教师的口语教学艺术。强化“...

  • 用过渡语为学生搭桥架梯

    关键词: 过渡语  学生  教学智慧  教学流程  导入语  课堂  结课  学风  

    笔者认为,在导入语、过渡语、结课语这三语中。最能体现课堂教学智慧,反映教师教学风采的当属过渡语。因为过渡语在课堂中用得最多,作用最大。恰当精巧的过渡语,不仅能使整堂课的教学流程浑然一体。而且还会给人以或如行云流水或跌宕起伏或曲径通幽之感,从而使课堂更显精彩。

  • 让结课语余音绕耳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余音  结课  教学内容  知识与能力  关键能力  知识点  学生  

    为了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以及关键知识点与关键能力点的印记,或者为了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或智力因素的提升。教师在行将结束某一课或某一节的知识与能力教学时,需要以适当的话语对该课或该节的教学作出总结,并对学生作出相应的呼吁或倡导,借以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 醉翁之意还需酒

    关键词: 酒  欧阳修  山水  

    再次捧读《醉翁亭记》,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中,忽然读出了新东西。因为在这句话后,欧阳修接着说道:“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既然“不在酒”,为何又要“寓之酒”呢?是不是前言不搭后语?

  • 背景知识简介的常见缺憾及其优化策略

    关键词: 优化策略  知识简介  缺憾  文学作品  背景知识  学生作文  个性特征  创作意图  

    与学生作文不同,带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作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结果。所以准确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及其作品意蕴,就需要通盘考虑其与众不同的人生阅历、思想状况、际遇心境和时代背景等因素,亦即本文所论及的“背景知识”。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往往不明白介绍背景知识的意义何在。常常出现如下种种缺憾。

  • “句中反义词”之妙用

    关键词: 反义词  妙用  矛盾统一  客观事物  语文学习  同一  意义  组词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叫做反义词。反义词是客观事物矛盾统一现象在词汇中的反映,它属于同一意义范畴,当然也应属于同一词性。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我们遇到的通常是给既定的词找出反义词。但有些课文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一句话中常使用一组反义词。因其属于同一语境。

  • 文言文教学中的“文”“言”融合策略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融合策略  

    入选教材的文言文大多是具有文学性的作品,如《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文艺散文;《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等写景抒情的小品文,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狼》是构思奇妙、寓意丰厚的文言小说;《曹刿论战》《唐雎不辱使命》《孙权劝学》等虽节选自史书,但亦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 臻美之境:"课堂教学"与"书册阅读"的契合

    关键词: 书册阅读  课堂教学  契合  百家讲坛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中品“三国”,把魏、蜀、吴三国的人和事“品”得出神入化;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讲坛”中“读”《史记》,把《史记》“读”的栩栩如生。可是,在听了易教授的“品”“三国”和王教授的“读”《史记》之后,我们是不是就不用读《三国演义》和《史记》的原著了呢?

  • 唤醒体验 催笔生花——浅谈叶圣陶作文教学论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教学论  叶圣陶  唤醒  课程改革  阅读体验  生活体验  学生  

    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仍有许多学生怕写作,究其原因,恐怕是我们仍未能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为此,我们不妨遵循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学论,积极探索作文教学的新途径。那么。如何才能唤醒学生的体验?笔者以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 追求阅读的增值效应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增值效应  阅读需要  引导学生  文本  

    追求阅读的增值效应,是阅读教学的高效思路。增值阅读需要走进文本又不囿于文本,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读“宽”文本、读“深”文本、读“新”文本,使阅读变得饱满、充实、深邃、灵活。

  • 感受和理解“母亲”还很不够

    关键词: 感受  胡适  斗士  

    胡适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是一位毕生为自由与尊严而战的斗士。然而,他在终身大事上,却选择服从母亲的包办,迎娶了从未谋面的新娘。这桩婚姻被列为“民国七大怪事”之一。胡适曾在自述中说:“我少小离家求学,一直未能陪伴母亲身边。母亲给了我深恩,

  • 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选登

    关键词: 2010年  选登  颁奖  人物  草原  理想  

    草原曼巴——王万青 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似水流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门巴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

  • 用传统文化和生命教育观照《散步》

    关键词: 生命教育  传统文化  观照  莫怀戚  公开课  母亲  

    莫怀戚的《散步》一文,情节十分明晰:“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母亲却依从了孙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该文因文质兼美而成为公开课选文时的“宠儿”。

  • 激活已知,同化新知——用已知提升高效

    关键词: 激活  同化  知识信息  认知结构  学习材料  课堂效率  学生  教师  

    当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具备某些相关的知识信息。足以用来吸收或同化新的学习材料时,教师只需要把学生已知激活,就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 散文品美

    关键词: 文品  春秋战国时期  思想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  百家争鸣  诸子散文  个性风采  思辨美  

    思辨美 中国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散文像朝暾般问世。它们虽然与哲学、宗教、历史等杂糅在一起。但依然有着文学生命力的光芒。“老庄”“孔孟”等不同范畴的思想文化传统,以其原型、思想和个性风采构成了汉学意义上高不可及的审美范本。

  • 课堂教学设计的哲学方法(二)

    关键词: 课堂教学设计  哲学方法  教材文本  语文教学  语文教材  说写训练  语文素养  时文  

    四、内外相联 毫无疑问,离开一篇篇具体的教材文本,语文教学就没有凭借和依据。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典章时文。我们要充分发掘课内文本应有的资源和功能,通过扎实有序的听读说写训练,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 古诗文文体详解

    关键词: 古代文体  古诗文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文中第五、六单元都是古诗文单元,涉及的文体众多,简直就是古代文体的大荟萃,如“书”“传”“说”“序”“诗”“词”“曲”“记”“歌”等。“诗”“词”“曲”大家都比较熟悉,那么,如何理解其他文体呢?

  • 拆分审题 让作文有思路

    关键词: 作文命题  审题  拆分  中考复习  中考作文  2010年  命题趋势  操作层面  

    作文历来是中考复习的要点,又是让师生头疼的难点。为此,本刊2011年第/2期曾刊登过黄琼老师《2010年中考作文命题综述》一文,从宏观上俯瞰了近五年各地中考作文的命题趋势,为2011年中考作文复习作了方向上的指导。本期所编六篇文章,则是从微观操作层面来探讨今年的中考作文复习,针对审题、立意、构思、技巧等考场作文的关键环节,逐一剖...

  • 意合为新而生 文合为情而作

    关键词: 意合  全国部分省市  作文试题  命题方式  作文立意  感情真挚  文章  

    古人云:意高则文胜。立意关系着一篇文章的成败。笔者通过综合分析近年全国部分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发现命题方式一般稳定在“材料”“选题”“半命题”“话题”等四种类型之中。然而,不论是何种类型试题,就作文立意而言,只要能合理把握以下四种关系,就能写出感情真挚、新意迭出的好文章。

  • 妙笔生花 情味悠长——优化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

    关键词: 记叙文  抒情  议论  优化  情味  思想内容  考场  文章  

    在一篇成功的考场记叙文中,恰当地运用议论、抒情,能使文章的思想内容深化,使主题得到更鲜明的表现,使文脉更清晰,结构更严谨。反之,如果缺乏议论、抒情,一味地叙述,主题往往隐含在故事中,不能较明显地表露出来,在阅卷中常常容易被忽略。因此,教会学生在记叙的过程中使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能够将情意写深、主旨写亮。

  • 何为“垂绥”?

    关键词: 七年级下册  虞世南  苏教版  语文  

    现行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选用了唐代虞世南的《蝉》一诗,对于句中的“缕”字,文下做了这样的解释:“绥,帽带结在下巴下面的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两根.触须,形状像下垂的帽带。”其实这样的解释是不科学的。

  • 巧用“题记”考场作文添亮笔

    关键词: 题记  考场作文  巧用  吸引读者  作文题目  阅读兴趣  格言警句  结构美  

    题记是指作文题目之后、正文之前的一段文字。古来便有“题”好一半文的说法。而“题记”的精彩程度,也决定着读者的阅读兴趣。好的题记能吸引读者,引导读者思考,并显现出文章的结构美。题记既可引用歌词、格言警句、睿智心语等,也可自行雕琢。风格或开宗明义、简洁明了;或言辞华美,富有文采,只要能先“题”夺人,便妙不可言。

  • 善引诗词 增厚作文底蕴

    关键词: 诗词名句  作文  诗化语言  底蕴  品位  

    诗化语言是写好作文、提升作文品位的重要策略,如果无法达到诗化语言的水平,巧引诗词也不失为一策。“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让语言升华,巧妙而恰当地引用古典诗词名句,书写心志,阐发哲理,描绘景致,叙述故事,在语言中融进诗意以夺人眼目,实为提升语言品位的一条捷径。

  • 中考满分议论文是如何“炼”成的

    关键词: 议论文  中考  阅卷老师  考场作文  审美疲劳  记叙文  考生  文体  

    笔者发现,在近几年铺天盖地的考场作文中,八成以上的考生会选择写记叙文,这似乎已经成为他们无可争议的首选文体。虽然记叙文写起来相对简单,但也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审美疲劳。倘若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写一般考生不敢轻易尝试的议论文,一定会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 一篇巧用拆字法的精妙演讲辞——《统考之前谈“赢”字》中的字词妙用

    关键词: 统考  演讲辞  拆字法  妙用  字词  巧用  老师  

    【讲辞再现】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再过两天,我们就要在凛冽的寒风中迎来期末统考了。所以我就将今天讲话的题目定为“统考之前谈‘赢’字”。

  • 以诗状乐 各领风骚

    关键词: 诗乐  风骚  音乐生活  审美对象  诗歌题材  六朝诗歌  

    诗乐同源,诗乐一体,自古而然。诗人把音乐作为审美对象,以音乐生活为诗歌题材,便产生了音乐诗。用诗的形式摹写音乐,源于《诗经》,经《楚辞》、汉赋、六朝诗歌的不断发展,至唐代尤其是中唐,诗乐融合达到巅峰。不过,以诗状乐,诗人的筹码并不多,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陕西师范大学校内,邮编:71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