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

杂志介绍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部级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创刊于1972,发行周期为旬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

部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 国际刊号:1002-2155

  • 国内刊号:61-1031/G4

  • 发行周期:旬刊

  • 全年订价:¥280.00

  • 做加减乘除 度教育人生

    关键词: 人生  教育  算式  

    人生是一道极长的“运算式”,做好“加减乘除”才会走向成功,人生才会完美。一些人因为没有做好“加减乘除”,或碌碌无为,或走向歧途,或身陷囹圄,或身败名裂……

  • 程少堂论语文

    关键词: 中学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一、语文教师就是语文 1.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师就是语文。通过语文教师的形象,我们可以目睹语文的风采和它的生动构成。2.语文教师既要会讲“很像语文课的语文课”,也要敢讲和会讲“不像语文课的语文课”。

  • 如何才能成为合格的语文教研员?一名合格教研员的“六度”空间

    关键词: 语文教研员  才能  空间  教研成果  一等奖  副主任  教研室  

    常福胜(以下简称常):河南省襄城县教研室副主任、中学语文教研员,省市课题结题6项,其中2项获省教研成果一等奖,50多篇,辅导的教师有6人获省级优质课一等奖或二等奖。

  • 困惑的思考者 队伍的建设者

    关键词: 建设者  思考者  语文特级教师  北京大学  先进经验  语文教学  骨干教师  汉中市  

    张正显(以下简称张):陕西省汉中中学副校长,汉中市中语会会长,语文特级教师,近年教研侧重于对北京、上海等地语文教学先进经验的研究和借鉴工作,曾多次在北京大学等高校参加骨干教师高级研修活动。

  • 语文教学,亟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因势利导深挖掘 思维碰撞见智慧

    关键词: 引导学生  语文教学  深度挖掘  思维碰撞  思维素质  智慧  培养  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理解文本,领会作者的思想。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能走马观花,止步于对文本表面的粗略了解,而必须诱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挖掘。下面,笔者以《都市精灵》的教学为例,谈谈这一问题。

  • 变式练习——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一条佳径

    关键词: 学生思维品质  变式练习  记叙文写作  书面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  文从字顺  实践  

    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在“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说真话、抒真情”“文从字顺”等基础性实践之后,记叙文写作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要素性实践和拓展迁移性读写实践应排上教师的教学日程。

  • 学骑车与学语文

    关键词: 语文  自行车  孩子  魏书生  家长  老师  操场  

    最近重读魏书生老师的著作,发现他喜欢拿学骑车来比喻学语文。比如,一位家长反复地对孩子讲骑车要领(知识),“结果给孩子一辆自行车,照旧不会骑”;另一位家长则给孩子一辆自行车,又找了一个大操场,让孩子自己练,“练不了三天,孩子便会骑车了”。

  • 追寻“慢”的精彩

    关键词: 快餐  感情  

    时下的中国,“快”是一种不容分说的形势,一种躲避不开的潮流。快餐快递,速配速成。饮食“快餐化”了,娱乐“快餐化”了,阅读“快餐化”了,甚至连感情也在“8分钟聚会”“闪婚”等概念下被“快餐化”了。而有些事情是必须以“慢”为要素的,如饮酒,赏月,品茶,观花。之所以要慢,在于品呷,涵咏,回味——在重其过程,其神韵,增加体验...

  • 巧妙借力 撬动难点——阅读教学借力策略例谈

    关键词: 阅读教学  燕青  描写  

    “(燕青)把任原直托将起来,头重脚轻,借力便旋四五旋,旋到献台边,叫一声:‘下去!’把任原头在下,脚在上,直撺下献台来。”这是《水浒传》第74回里对“燕青智扑擎天柱”的精彩描写。“瘦小身材”的燕青能够把“身长一丈,貌若金刚,约有千百斤气力”的任原“直撺下献台来”,靠的是借力。

  • 浅说磨课

    关键词: 工艺流程  设计教案  精品课  评改  试讲  联想  教材  

    说到磨课,笔者总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一节好课的出炉,极像钢铁的铸造工艺流程,必千挑万选,千锤百炼。一节精品课也同样得经过潜心琢磨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反复修改制作课件,试讲评改反思,再试讲,再评改的过程。虽然其中充满了辛苦,但是经过千锤百炼锻造出的精品课,能带给师生的是收获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那么,在磨课...

  • 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感悟莎翁戏剧魅力——《威尼斯商人》(节选)教学设计之一

    关键词: 戏剧冲突  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设计  节选  感悟  培养  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节选)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是莎士比亚的喜剧代表作《威尼斯商人》的高潮部分。由于这是初中生首次接触戏剧这种文学体裁,所以在授课前教师有必要让他们提前了解莎翁,了解戏剧常识。戏剧是通过戏剧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展现故事情节的。

  • 《社戏》板书设计与说明

    关键词: 板书设计  童年生活  真挚情感  作者  向往  

    作者以社戏为线索,回忆了随母归省、平桥乐事、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六一送豆六件童年往事,并紧紧围绕“美好”这一中心,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圆”,表达了作者对小伙伴们的真挚情感和对自由有趣的童年生活的向往。

  • 孤立无援的抗争 凄然无助的落败——《威尼斯商人》(节选)教学设计之二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节选  抗争  莎土比亚  莎士比亚  艺术形象  典型形象  

    《威尼斯商人》是莎土比亚的一部著名喜剧。莎士比亚以如椽巨笔,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他塑造的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犹太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成为外国文学人物画廊中著名的四大吝啬鬼之一,一直受到人们的嘲笑和唾骂。

  • 在“活的天地”中解读戏剧人物——对两篇《威尼斯商人》(节选)教学设计的评析

    关键词: 戏剧人物  教学设计  节选  解读  天地  听说读写能力  莎士比亚  

    从《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感悟莎翁戏剧魅力》《孤立无援的抗争凄然无助的落败》两篇教学设计来看,两位老师都是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认真引领学生了解戏剧知识、认识莎士比亚、整体把握戏剧节选部分的内容上,都是力图通过人物语言来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

  • 用“微课”促进课堂“深度阅读”——以《范进中举》“微课程”使用为例

    关键词: 课程  进课堂  阅读  学习资源  知识点  语文  学生  

    “微课”或者“微课程”是一种语文学习资源,它是由教师或者学生用ipad、相机等建构的时间较短的微型视频课程。这种“微课”或者围绕核心知识点讲授,或者结合文本再现情境,或者针对疑难问题、练习解答等设计、开发,可以反复观看。

  • 问题源——主问题设计的快捷方式

    关键词: 问题设计  快捷方式  现代课程  课程内容  基本单位  教育学家  课程改革  

    美国教育学家格兰特·威金斯说:“现代课程的基本单位是‘问题’,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重新组织’课程,并通过问题设讨‘来组织课程内容。”与此一脉相承的是余映潮老师提出的“主问题”教学理论。格兰特·威金斯提倡的课改理念是“通过问题设计来组织课程内容”,

  • 让片段练习为学生写作增彩

    关键词: 学生写作  片段练习  作文片段  作文写作  写作练习  写作能力  自由度  侧面  

    所谓作文片段,是指用小篇幅的文字来表现生活的一个断面,或者说明事物的某个侧面,抑或谈论对某种现象的看法的文段。相对于整篇作文写作来讲,片断写作自由度更大。有效、扎实、系统的片段写作练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 “小小七巧板,作文大世界”教学实录

    关键词: 七巧板  教学实录  世界  作文  创设情境  激趣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昨天布置大家制作一副七巧板和一副六巧板,完成了吗?

  • 例谈大语文阅读课堂的探索

    关键词: 阅读课堂  大语文  语文教材  传统语文教学  语文课外阅读  语文阅读能力  教学行为  语文素养  

    传统语文教学将语文缩小成语文教材。老师以上完语文教材为使命,学生以学完语文教材为目的。更有甚者,将教材视为以基本阅读为主、轻视写作、忽视语文课外阅读等的简单教学行为,而我们所提倡的以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也就成了一纸李谈。

  • 给阅读教学开启另一扇窗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教师  语文教学  主要人物  关键词句  文章  

    阅读教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看重的,因为它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几乎占了绝大部分。当前,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文章的一些重要情节、主要人物、关键词句。

  • 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关键词: 引导学生  质疑  学会  课堂教学  课堂实效  阅读教学  组织教学  归纳整理  

    教师所“讲”与学生所“需”脱节,学生所“听”与心中所“疑”脱节,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现象:一节课中,教师口若悬河,无的放矢;学生昏昏欲睡,不知教师所方。为了提高课堂实效,笔者坚持质疑式阅读教学,在归纳整理学生的疑问后富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努力做到讲学生之所需,解学生之所疑。笔者主要做法如下:

  • 接地气 富朝气 传热气

    关键词: 接地  实习指导教师  学术期刊  教研员  图书室  

    久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的大名。在大学读书时期,以及2003年参加工作后,曾多次听到实习指导教师和教研员们推荐它。还记得2012年一个春日的午后,我在图书室里遇到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细读之后,顿感惊喜:这正是我渴盼已久的学术期刊呀!

  • 抓住重点句式 追求学以致用

    关键词: 学以致用  句式  学生时代  咬文嚼字  作品  文字  教学  

    学生时代,每一次阅读鲁迅的作品,都会被先生的文字所感动,但每一次都难以说出先生作品的精妙所在。迈入教学之门后,我不得不思索如何传授先生的“经典”了。慢慢地,在咬文嚼字间,我也一点点地走进了先生的文字了。“不必说……

  • 《马说》中为什么会出现11个“不”字?

    关键词: 托物言志  借题发挥  韩愈  文学家  哲学家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著有《昌黎先生集》。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韩愈写下了《杂说》(共四篇),《马说》是其中的最后一篇,题目为后人所加。在《马说》中,作者托物言志,借题发挥,针砭时弊,文字虽然简约,但构思甚为巧妙。

  • 第一届“语参杯”百佳语文教师评选大赛“教学论文”类和“其他文体”类获奖名单

  • 强化语文本体 指导学生实践——来自新加坡中学华文新教材的启示

    关键词: 新加坡教育部  新教材  华文  中学  语文本体  实践  学生  课程标准  

    新加坡中学华文新教材,特指由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部根据《中学华文课程标准2011》编写的课本。

  • 《台阶》板书设计及解析

    关键词: 板书设计  解析  人物形象  语文教材  细节描写  组织材料  课堂学习  

    李森祥的小说《台阶》已经入选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和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课堂学习的重点目标是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并通过细节描写领悟人物形象。我们都知道,教学设计离不开板书这一环节。为了使课堂板书简洁明晰、突出重点、形象易记,达到提纲挈领、印象深刻的效果。我设计了以上的图式板书。

  • 诗歌岂能除外

    关键词: 诗歌  教学研究室  语文教研员  访谈对象  特级教师  语文阅卷  安庆市  教育  

    【访谈对象】 刘和程:安徽安庆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中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安庆市中考语文阅卷组长。

  • 自然接榫 合理排序——语句衔接与排序试题解析

    关键词: 语句衔接  试题解析  排序  自然  热点题型  能力要求  语文试卷  中考  

    近年来,“语句的衔接与排序”试题备受命题老师的青睐,在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频频亮相,成为中考考查的热点题型之一。这种题型町以考查考生缀句成文和语音感悟的能力,对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答题难度较大。

  • 简论中小学语文的本质属性

    关键词: 中小学语文  属性  本质  简论  迷彩服  

    百年语文为什么会至今仍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又能做些什么呢?为什么会一直左摇右摆,不断有“迷彩服”加身,以至于几乎把“这个语文”的真容都掩盖了呢?

  • 分清脉络重联想 依样画瓢亦精彩——仿用句式类题型分析及备考策略

    关键词: 句式  备考策略  题型分析  仿用  联想  脉络  仿例造句  语言表达  

    仿用句式即仿例造句,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修辞一致,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 为现代文复习插上思维的翅膀

    关键词: 现代文阅读  语文复习  思维  语文试卷  理解能力  表达能力  鉴赏能力  审美能力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重要形式。因此,现代文阅读也成为中考语文复习的重中之重。

  • 教师之诗与教师之思——陈振业校园诗赏析

    关键词: 校园诗歌  教师  赏析  老师  教育  

    读了陈振业老师写的《校园诗歌四首》,感觉是真正的教师所写的教育诗。

  • 秋天的印象

    关键词: 秋天  印象  优质课评选  教研员  办公室  运动鞋  亲切感  老师  

    和老师初遇是在一个秋天。那年梧桐叶落的时候,我们学校有一位教师被选拔去参加省优质课评选。作为市教研员的她亲临我校指导这位老师的课。还记得在学校最前排的一间办公室里,我缩在人群后第一次听说了她的名字,觅到一张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脸和套在脚上的一双简单的花色运动鞋,让人生出一丝莫名的亲切感。

  • 语句接榫,错误有几多?(综合篇)

    关键词: 语句  错误原因  自然  义类  

    从错误原因上分类,不接榫或接榫不自然的语句,可分为语义类、标点类、逻辑类、语法类、杂糅类等类。为使读者对语句不接榫或接榫不自然这一现象有一个概貌性的了解,本文结合实例,对语句不接榫或接榫不自然这一现象做一个全面介绍和阐释。

  • 近期征稿信息

    关键词: 征稿  语文综合性学习  信息  单元课文  展示课  内容  

    一、征稿栏目:2014年第6期“参异构”“新设计”。 二、拟涉篇目或内容:各版本下册第6单元课文及语文综合性学习展示课内容。

  • 我读曹文轩——‘满堂灌”与“不作为”

    关键词: 不作为  满堂灌  曹文轩  中小学课堂  现代课堂  相得益彰  语文课  观摩课  

    现代课堂并不应当以讲课者的失语为代价。对话与独语兼而有之,相得益彰,这才是语文课的理想之国。以前的中小学课堂,是老师一统天下。老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一上一下,是固定不变的模式。现在,这个局面一定程度地被颠覆了,至少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的观摩课上,我们能看到师生平起平坐、其乐融融,能看到教师对听者的尊重、

  • 课堂教学要“放胆讲”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本  语文教学  教学民主  教学理念  曹文轩  满堂灌  不作为  

    曹文轩的观察是直接的,两天的观摩让他看出了语文教学的一种“变式”:“从前的那种忽略听者、纯粹的一问一答式的满堂灌,在一夜之间演变成了不作为——更为可怕的是,我们将此误读为教学民主,误读为现代的教学理念,误读为以学生为本。”

  • “满堂灌”与“不作为”的纠错对策

    关键词: 不作为  满堂灌  纠错对策  教育理念  教学艺术  专业素养  教师角色  学生角色  

    “满堂灌”与“不作为”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其本质与成因却完全相同,都是因执教者专业素养及教学艺术有所欠缺,对教师角色、学生角色缺乏正确的认识所致。

  • 课堂不是不能讲

    关键词: 课堂  文学青年  史铁生  散文诗  老师  执教  课文  

    吴培云老师执教史铁生的《合欢树》。真喜欢吴老师。她一开口我就知道她是个中年“文学青年”。她说她是跪着在教史铁生,我信。她的课,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充满了敬畏和悲悯。她对课文的解读很有高度和深度。她更善于把自己的人生和文本融合在一起,款款深情,颇动人心。

免责声明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陕西师范大学校内,邮编:710062。

学术顾问

发表咨询 文秘咨询 加急见刊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