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中医杂志创刊于1955,发行周期为半月刊,杂志类别为医学类。
杂志介绍
中医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中医杂志创刊于1955,发行周期为半月刊,杂志类别为医学类。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1-1668
国内刊号:11-2166/R
发行周期:半月刊
全年订价:¥1060.00
关键词: 信息医学 结构医学 中医方法学 中医现代化
从信息医学的观念与方法出发,可以贯通中医生理学、病理学与诊疗学,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中医生理学方面,有三个核心概念即脏腑、经络、气血,它们彼此非线性关联,形成一个生命信息网,气化、运化与疏泄是其三大机制。中医病理学方面,各生理机制运行正常,机体平衡,属于健康状态;运行异常,便导致中医病理学的虚、瘀、毒病变,使机体失衡,进入疾...
关键词: 心悸 病因 病机 古代文献
中医学对于心悸的探究始自《黄帝内经》,散见于历代的方剂学、本草学等著作之中。通过对历代主要的中医药类文献的梳理,探究历代医家对于心悸病证病因病机的认识演变与相应的治疗中药、方剂应用的变迁,展现了历代心悸病证处方用药的特点,为心悸病证的现代诊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本草纲目 文献引用 亡佚 古医籍
以若干亡佚医籍在《本草纲目》中的引用作为例证,探讨其引用文献的错综复杂情况。《陈氏经验方》《小儿宫气集》《张焕小儿方》、姚和众《童子秘诀》均为《本草纲目》引用书目,今皆亡佚。经考证研究,有些今亡佚医籍当时为李时珍亲眼所见,如《陈氏经验方》;也有可能转引自其他古籍,如《小儿宫气集》《张焕小儿方》和姚和众医方书。《本草纲目》引...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名医经验 朱良春
朱良春认为,正虚是恶性淋巴瘤产生的前提条件。肝、脾、肾三脏失调,出现气滞、血瘀、毒邪、湿聚、痰凝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痰瘀互结,发为本病。治疗上从肝、脾、肾三脏扶正固本,从痰、毒、瘀消瘤散结。草木药和虫类药结合,标本兼治,并总结了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经验方。
关键词: 外感发热 汗透泄截 名医经验 白长川
外感发热性疾病是指感受六淫或疫毒而出现发热的一类病证。白长川将《温热论》和《伤寒论》理论融汇贯通,用于外感发热性疾病,提出了"汗""透""泄""截"四法。解表退热用汗法,伤寒温病均可汗,擅用麻黄;透散郁热用透法,伤寒温病均可透,妙用石膏配麻黄;给邪出路用泄法,上、中、下焦皆可泄;截断防传变用截法,温病截断在气分,伤寒截断在少阳。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风险预警 证候 德尔菲法
目的通过专家问卷调查筛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风险预警因素,建立风险预警体系。方法基于前期研究结果制定AECOPD风险预警专家问卷,遴选呼吸病领域30名专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均数和满分率评价专家意见集中程度,采用百分权重法对风险因素及体系进行赋权,制定风险因素删除标准,结合专家意见形成AECOPD风险预警因素和体系。结果发...
关键词: 脾虚 线粒体 心病 肝病 胃肠疾病 骨骼肌 脑病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仓廪之官,是人体的后天之本。细胞器线粒体几乎存在于所有需氧真核细胞内,其作为"细胞的动力站"而为机体的物质代谢提供能量,被称作"能量转化的中心站"和"三磷酸腺苷(ATP)的生产基地"。由此可见,脾与细胞器线粒体在人体功能方面异曲同工。结合有关脾虚导致人体各脏腑疾病与线粒体结构功能变化相关性的动物实验...
关键词: 小儿推拿 迁延性腹泻 慢性腹泻 meta分析 系统综述 grade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小儿推拿治疗12岁以下儿童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平台、维普数据库等7个电子数据库及中国、美国临床试验注册系统,查找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9月30日。采用偏倚风险评估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对异质性较小的研究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
关键词: 出血性中风 瘀热证 炎症 凝血 基因表达谱
目的探讨出血性中风患者瘀热证与炎症、凝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出血性中风瘀热证与非瘀热证患者各9例分别组成瘀热组和非瘀热组。收集血液样本,提取淋巴细胞,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两组基因表达,分析两组差异表达的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和通路分析。结果两组基因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瘀热组与非瘀热组相比较,表达上调≥2倍的基因2867...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通窍救心油 舌下给药 气滞血瘀证 炎症因子
目的观察通窍救心油舌下给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1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舌下组30例、口服组31例、外搽组30例及对照组31例。舌下组、口服组、外搽组分别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通窍救心油,给药方式依次为舌下给药、口服和外搽水沟穴;对照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各组均治...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中药熏蒸 溃疡 创面愈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糖尿病足溃疡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熏蒸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治疗前后收集患者创面渗出液,测定治疗前、治疗7天、治疗14天创面渗出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中医证候 回顾性研究
目的分析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证候分布及相关因素。方法 801例接受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以住院原始病历及造影数据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分析患者基本特征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 801例患者中气虚血瘀证298例(37.20%),气阴两虚证163例(20.35%),心血瘀阻证126例(15.73%),痰瘀互阻...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纤维化 芪丹利心丸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目的探讨芪丹利心丸防治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建立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和芪丹利心丸组,另设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每组10只。术后第2天,芪丹利心丸组给予芪丹利心丸2.43 g/(kg·d)灌胃,卡托普利组给予卡托普利片2.25 mg/(kg·d)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去离子水10 ml/(kg...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真武汤 胰岛素样生子因子1 肾功能
目的探讨真武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真武汤低剂量组及真武汤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造模成功后真武汤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真武汤2.45、9.80 g/(kg·d)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均每日1次...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抑郁症 左归降糖解郁方 海马 炎症因子 趋化因子cx3c受体1
目的探讨左归降糖解郁方治疗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及中药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通过高脂乳剂灌胃、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和慢性应激建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模型。应激造模的同时西药组给予二甲双胍0.18 g/(kg·d)+氟西汀1.8 mg/(kg·d)灌胃;中药高、低剂量组分别...
关键词: 中医妇科 学术论文 国际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生殖障碍性疾病 中医诊疗 炎性病变 专业委员会
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北福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九届国际中医妇科学术大会",以"生殖障碍性疾病及妇科炎性病变中医诊疗研究"为主题,拟定于2018年11月9—11日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举行,届时将举办妇科炎性病变中医诊疗高级论坛,并设"福人杯"金刚藤胶囊有奖征文活动,评选优秀学术论文。同时邀请国内外著名妇科...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学术研讨会 心血管病 高峰论坛 广西 经方 中医药大学 专业委员会
为促进经方及经典名方的深入研究及在临床中的精准应用,推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领域的学术发展,由中医杂志社和广西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中医药》杂志社、央地共创(北京)科技中心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经方高峰论坛与第九次广西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18年11月23~25日在广...
关键词: 中医经验总结 写作要点 写作内容
中医经验总结类论文是对中医临床诊疗经验或研究结果的整理与总结,并最终以文字的形式呈现。通过探讨中医经验总结类论文的价值,提出其写作特点应具备科学性、实用性、规范性、特殊性,其写作内容主要为针对某一病症、针对学术思想、古方新用或发挥、针对某种或某类中药、针对治疗方法 5个方面,总结该类论文写作要点包括选题适当、符合逻辑、合理...
关键词: 风药 血瘀证 辨证论治
风药是指具有升散、宣通作用且质轻、味辛的一类中药。基于中医整体观和恒动观,结合风药特点,阐述风药在血瘀证中的应用。外感六淫致瘀者,风药助其散邪化瘀;肝脾致瘀者,风药调和肝脾散瘀;瘀血发于上部及肌表者,风药载药上行祛瘀。风药既可直接活血亦可辅佐活血,对于血瘀日久入络者,风药可通络祛瘀。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诊疗指南 病证结合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临床实践指南 循证医学证据 中医药理论 制订方法
《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参照国际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南制订方法,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在符合中医药理论、辨证论治原则基础上,通过对近30年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文献的检索、梳理,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并经过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专家的广泛论证而形成。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邮编:1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