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研究杂志是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中原文化研究杂志创刊于2013,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化类。
杂志介绍
中原文化研究杂志是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中原文化研究杂志创刊于2013,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化类。
关键词: 先进文化 传统文化 外来文化 改革创新 文化建设
文化就是以“文”去感化人,以“文”去变化物,以“文”去演化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具有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旗帜和灵魂;以爱国、厚民、崇德、守信、尚和、从善为主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因和根源;以丰富多样、色彩斑斓的人类文明...
关键词: 武汉大学 高层论坛 国学院 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香港教育学院
2015年5月23日~24日,第四届全国国学院院长高层论坛暨武汉大学国学院成立5周年庆典在武汉大学召开。此次论坛由武汉大学国学院、光明日报国学版主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台湾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等40余家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务院参事室、中国国学中心、...
关键词: 春秋晚期 正月曾侯臌编钟 南宫括 淮夷 江汉地区
春秋晚期的湖北随州文峰塔一号墓,出土编钟三组。依青铜器命名惯例,其中的一组可以称为“正月曾侯臌编钟”。作钟之年为公元前497年,编钟铭文内容关涉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追述曾国始封经过的铭文前段,补充了周初古史的空白。现在学者大多认为,曾侯臌与曾侯乙墓所见的曾侯返是同一人,该说虽存在用字方面的疑点,但从年代上来推算,还是可...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明研究 学术研讨会 出土文献 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 书报资料中心
2015年6月6日~7日,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会议由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省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简牍博物馆等单位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关键词: 气 气占 阴阳
清华简《保训》问世后,学界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但是,无论在文字的释读、隶定,抑或思想史层面的研究上,都存在较大分歧,实际上很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人认为,清华简《保训》涉及古代源远流长的一种方术——气占。殷周时代,卜筮之风隆盛,灼龟为卜问,蓍占为筮问。这两种祷问术数因有殷墟甲骨和《周易》的传世,人们知之甚详。但对...
关键词: 老子 烹小鲜 第六十章
对于“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训解,传统的说法,以“不扰民”之说,最为大宗。其实,“烹小鲜”一语,要视为烹饪里面最简易的一道菜肴,也就是说,“鲜”要通假为“鳝”。所谓“简易”,就是“以道莅天下”,依于自然,专就统治者而立论。
关键词: 老子 功遂身退 名 功 黄老道家
《老子》第九章“功遂身退”一语,诸本多作“功成名遂身退”,历来被解作一种功成名就后即当引退的人生智慧。这种观点是将《老子》原文理解为一种权衡功名之利弊的趋利避害之术,并非老子原意,而是黄老道家对老子思想进行改造的结果。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观点,是因为“名”衍入经文后,使“功遂”被理解为功劳已经建立、名声已经奠定。然而老子...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天工开物 环境史 技术 自然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慕尼黑大学
2015年5月28日~3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德国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森环境与社会中心联合主办的“天工开物:环境史中的自然与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德国、美国、英国、荷兰、丹麦、瑞典、韩国等国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关键词: 圣人 不言之教 理想政治
“圣人”是《道德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道德经》中,“教”的发起者是圣人,受“教”的对象是民,圣人之“教”的实质是一种“教化”的政治统治方式,是圣人治民的一种手段。言语在“教”的环节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圣人以不言为言是道家基于对语言的特殊性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所提供的特殊的言说方式,“不言之教”的最终目是为了保证...
关键词: 二里头遗址 都邑布局 早期国家
二里头遗址发掘工作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从注重陶器分期和文化谱系转为专注于遗址的空间构造,大致掌握了这一中心都邑由小到大、由盛转衰的历程,已可重建二里头作为都邑的总体态势。考古发现证明二里头遗址是迄今可以确认的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的都邑。就宫室建筑的空间规划和都邑的总体布局而言,二里头都邑的布局开中国古代...
关键词: 淮河上游 族群迁徙 裴李岗文化 屈家岭文化 大汶口文化
在新石器时代,淮河上游地区既有裴李岗一贾湖文化这样古老的本土文化,又有来自东方的大汶口文化、南方的屈家岭文化和西方的仰韶文化。各种文化在这里传播、碰撞、融合并发生新变,最终产生代表新石器晚期具有集大成意义的河南龙山文化,这种集成文化为中原文化乃至夏、商、周时期中国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淮河上游北部与南部地区表现...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发展方位 发展模式 文化安全
当代中国文化越来越置身干全球化的环境之中,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全方位的社会转型,思想文化领域的复杂性不断加剧,文化发展方位正在发生历史性变迁而文化体制改革则相对滞后,这些都对我国的文化安全带来新的挑战。为此,必须创新文化发展机制,努力探索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的“多种要素合理组合、多元动力良性互动”的文化发展模式,实...
关键词: 寻根 国学 炎黄 地域 族群
20世纪80年代兴起了寻根文化热潮。中国文化研究真正形成较大的寻根热,主要表现在国学热、炎黄热与地域文化热三个方面。中国姓氏寻根已成为大中原地区的重要文化现象;郡望地、集散地、名人圣迹地成为族群寻根的新热点;中原寻根30多年来,河南的实践经历了寻根文化一根文化一根亲文化等阶段。文化寻根的重心在于精神寻根即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构...
关键词: 多元性 霸权 创新 族裔 体制
从20世纪初电影工业在美国开始至今,美国文化的创新精神在电影中的体现无处不在。无论是《超能陆战队》还是我们熟悉的《功夫熊猫》,都是以异域文化的外衣传递好莱坞商业文化和美国主流价值观。美国文化呈现出的是对内多元、对外霸权的双重面孔,其文化多元性既是用来协调和平衡多民族、多种族的必然选择,又是确立其全球文化霸权地位的精心策...
关键词: 长沙马王堆汉墓 国际研讨会 上海 修订 集成 简帛 湖南省博物馆 古文字研究
2015年6月27日~28日,《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修订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本次研讨会是由湖南省博物馆、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中华书局联合主办,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60余人与会。
关键词: 大运河 军事国防 两次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大运河是中国内陆贯穿南北的漕运水道,人流物流交通线,区域文化的廊道,同时,它也是一条极为重要的南北军事战略通道,历史上多次成为国内外重大军事斗争的发生地和关联区,许多重要的战争发生在京杭大运河沿岸,因此,它具有重要的军事防御和后勤保障功能。近代以来,清政府几次重大战役的失败都直接或间接与大运河有关。第一次鸦片战争中,...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区域社会 京杭运河
明清时期,京杭运河的开通对这一区域原有的生态与文化进行了新的整合,在原有宗族组织的基础上,形成了商业组织、秘密社会组织、信仰组织、河工漕帮组织等区域性社会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不仅能够整合价值、权力、资源等社会基本要素,并能够对关键性要素进行秩序化安排。对内,它们是组织内部的民众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依赖,是社会的协调机...
关键词: 枣 象征 文化意蕴
枣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北方果品,在中国历史的演进过程中,逐渐被人们赋予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文献记载表明,早期婚仪中有新妇以枣、栗拜见舅姑的习俗,暗含男女有别,妇女的行为应受到严格的限制,要随时以枣、栗所暗示的“早起战栗”观念来“自正”、约束自己。这一习俗在汉以后仍然被流传下来,但逐渐失掉了原意而被赋予了“祝多男”之...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大学 文化论坛 21世纪 东方学 周年纪念 文化协会 科研机构
2015年6月6日上午,由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和新加坡炎黄国际文化协会联合举办的21世纪东方文化论坛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开幕,来自海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百余名学者参加了本届研讨会。研讨会开幕式和主旨发言分别由东方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玉安教授和院长王邦维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岩松致欢迎辞。
关键词: 传承人 传承 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
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究竟是否需要创新,这一问题并不能够笼统地来回答。站在传承人的视角看,传承人的本职工作就是传承,这是传承人必须履行的历史使命,但这并不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只能亦步亦趋地刻板传承而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创新,而是要求他们在表现内容、表现形式、使用原料上保持不变,其他变化与自由发挥并不在...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创新型国家 笼统 国家目标 时代精神 改革创新 时代语境
我国素有维新意识,《大学》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近年来又对“创新”二字格外强调,将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目标,视“改革创新”为国家的发展动力和时代精神。在这样一种历史传统和时代语境下,许多人将创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联系,甚至认为创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困境的不二法门。然而,果真如此吗?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创新 传承 中国政府 学术界 中国化
自从2004年中国政府签署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启动已10年有余。10余年的时间,不论是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阐释和对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还是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推动,我们基本上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国际化到中国化的调适和过渡。
关键词: 社会结构 历史趋势 学术研讨会 吉林 富民 帝制 东北师范大学
2015年6月19日~21日,由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与《中国史研究》期刊、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共同举办的中国帝制时代社会结构与历史趋势暨农商社会/富民社会研讨会在吉林长春召开。
关键词: 汉武帝 钱币改革 系年考
《史记》《汉书》等文献以及考古资料记载汉武帝时期有过多次钱币改革。通过梳理、分析、考证,可确定汉武帝即位后继续沿用文帝时铸行的四铢半两钱,自元狩三年开始先后进行了多次货币改革,具体年代、内容为:元狩三年,造皮币、白金三品,并销四铢半两钱,铸三铢钱;元狩四年,罢三铢钱,铸郡国五铢钱;元狩六年,京师钟官铸赤侧钱,规定以赤...
关键词: 隋朝 富强 速亡 义仓
隋朝富强而速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统治政策以外,粮仓管理体制的瑕疵也是导致隋朝富强而速亡的原因之一。以义仓为代表的粮仓,本来是为救灾减灾设计的,但是随着管理层级的提高,由州县到中央,制度设计的目标与社会现实完全脱节。当灾荒发生时,州县官员却不能及时放粮赈灾,百姓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粮仓充盈,却饿殍遍野。这种高度集权的...
关键词: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启事 文化研究 中国文化建设 理论与实践 学术期刊 科学理性 文化精神
《中原文化研究》是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文化研究学术期刊(双月刊)。本刊秉持科学理性、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深入挖掘整理中原文化资源,开展系统理论研究,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密切关注中国文化建设及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理论与实践问题,充分展示当代学人的思想与探索,努力打造国内文化研究的高端学术平台。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丰产路21号,邮编:4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