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局部不良反应 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减少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iphtheria tetanus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 adsorbed,DTaP)预防接种工作中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使儿童计划免疫工作顺利进行,保证儿童健康。方法针对2011年6~8月接种DTaP 72例中出现不良反应8例的情况,于2012年改进方法,尽量避免一切能够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接种DTaP 95例并进行追踪观察,同时与2011年的结果对比。结果 2011年,DTaP接种后局部立即出现红晕1例,2h后消退;接种部位当晚出现红肿伴硬结7例,1周后痊愈。2012年,接种后局部立即出现轻微红晕1例,1h后消退。经χ2检验,两年间预防接种DTaP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P<0.05)。结论接种工作人员不仅要正确掌握DTaP的接种技术,严格按技术规范操作,还要注意外界因素如环境温度等对疫苗接种的影响,同时积极与家长沟通做好家庭护理,这样才能更好地降低红肿硬结反应发生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杂志要求:
{1}关键词:必须是意义明确的术语,一般应选取3~5个能准确反映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及研究地点的词。词与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2}论文受任何一种基金项目资助,请注明项目来源及编号。
{3}正文引文超过100字的,应另起一段、不加引号、中文全角状态下整体缩后两格并变换字体为楷体。
{4}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
{5}来稿请确保引用资料文献的准确性,在投稿前进行原文核对,确保文章的客观性和严谨性。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